一、郁金香的原产地是中国的青藏高原还是荷兰?
郁金香的本意是一种花卉
,在植物分类学上,是一类
属于百合科郁金香属(学名
:Tulipa)的具球茎草本植物
,是荷兰的国花。也有以郁
金香为题的诗词,另外女歌
手郁可唯的粉丝团也以此为
名。郁金香原产地中海南北沿
岸及中亚细亚和伊朗、土耳
其、东至中国的东北地区等
地,确切起源已难于考证,
但现时多认为起源于锡兰及
地中海偏西南方向。而今郁
金香已普遍地在世界各个角
落种植,其中以荷兰栽培最
为盛行,成为商品性生产。
中国各地庭园中也多有栽培
二、原产我国的露地宿根花卉有哪几种? | 中国露地宿根花卉品种介绍
中国露地宿根花卉品种介绍
露地宿根花卉是指那些能够在户外露天生长的多年生花卉植物。作为我国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之一,中国拥有许多原产于本土的优秀露地宿根花卉品种。下面我们将为您介绍几种原产我国的露地宿根花卉品种。
1. 满天星(Aster tataricus)
满天星是中国常见的露地宿根花卉之一,属于菊科植物。它具有紫色的花朵和丰富的绿叶,花期长达数月,非常适合种植在露地花坛或边缘。满天星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吸引蜜蜂和蝴蝶等昆虫,对保护生态平衡有积极的作用。
2. 田园石竹(Dianthus chinensis)
田园石竹是中国特色的露地宿根花卉之一,也是一种受欢迎的观赏植物。它的花朵多为红色或粉色,形态美丽而精致。田园石竹生长力强,适应性广泛,可以在阳光充足的露地生长并开花。它常被用于花坛、花境以及灌木丛的绿化。
3. 野百合(Lilium spp.)
野百合是中国传统的露地宿根花卉之一,被誉为“花中之王”。它具有高大挺拔的花茎和香气扑鼻的花朵,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野百合能够在较为贫瘠的土壤条件下生长,适合种植在花坛、草地以及花境中,给人带来浓厚的田园氛围。
4. 匍匐春兰(Pulsatilla chinensis)
匍匐春兰是中国特有的露地宿根花卉,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它的花朵呈紫红色,具有丰富的观赏价值。匍匐春兰爱阳性,喜欢生长在充足的阳光下,对土壤要求不高。在花坛或草地中种植匍匐春兰,能够增加花坛的层次感和亮点。
5. 月季(Rosa spp.)
月季是中国著名的露地宿根花卉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的花卉之一。它的花色丰富多样,有红、粉、黄、白等多种颜色,花型也各具特色。月季喜欢阳光和湿润的环境,适合种植在露地花坛、花境以及公共绿地中,给人们带来美丽的花海。
除以上介绍的露地宿根花卉外,中国还有许多其他品种,如秋海棠、堇菜、马蹄莲等等。这些花卉品种各具特色,丰富了中国的植物资源,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美好的景致。
感谢您阅读本文介绍的中国露地宿根花卉品种。通过了解这些花卉,您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到它们的美丽。
三、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重工业主要集中于哪些地区?
过去,我国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辽中南地区,轻纺工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青岛、广州等地少数沿海城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工业分布日趋合理,由沿海向内地发展.故答案为:沿海地区;辽中南地区;上海;天津;青岛;广州.
四、什么是我国最大的青铜鼎,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最大青铜器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器形庞大浑厚,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其腹部铸有“司(后)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鼎为中国古代炊食器。早在七千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的鼎。铜鼎则是商周时期最为重要的礼器。在古代,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典籍载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此外,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左传》有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鼎大多为三足圆形,但也有四足的方鼎。(司母戊鼎便是最负盛名的四足大方鼎。)
商代中期到西周早期是我国古代青铜冶铸的极盛时期,制造了大量青铜礼器、兵器、日用器皿、生产工具等。其中,商代晚期的司母戊鼎,典型地代表了我国奴隶制时代青铜冶铸的高度技术水平。
司母戊鼎也称“司母戊大方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鼎腹内壁铸有铭文“司母戊”。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司母戊鼎深腹,下部微收,鼎上有一对立耳。自鼎足至立耳通高1.33米,器口长1.1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形体雄浑凝重,纹饰精美,线条流畅。鼎是上古时代祭祀用的一种金属器物,司母戊鼎是商王文丁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作的。
据考古工作者研究,鼎是由组芯的造型方法铸造出来的。这种造型方法是先用土塑造泥模,用泥模翻制陶范,再把陶范合在一起灌注铜液。司母戊鼎结构复杂,耳、身、足分别铸成后,再合铸成一个整体。从鼎的铸痕来看,鼎身由8块范铸成,鼎底由4块范铸成,每条鼎足由3块范铸成。另外,按每个坩锅熔铜12.7公斤计算,875公斤重的司母戊鼎,需七八十个坩锅同时并熔。每个坩锅燃炭、观火色、运料、运铜液等项工作需三四人,七八十个坩锅则要二三百人同时协作。这说明了商代晚期青铜冶铸工场的规模已经相当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高度水平。
1939年司母戊鼎出土后,当地人民恐被日本侵略者掠走,又将它重新埋入地下。可惜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再次掘出时,已经失掉一个立耳。现在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司母戊鼎,有一个立耳是修复时照着另一个立耳铸成后安装上去的。
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哪一年颁布了哪一部宪法?
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106条。被称为五四宪法。五四宪法是一部较为完善的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 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修订。
六、我国于1994年12月开始了一项伟大的工程,它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高了工厂,叫做什么?
我国于1994年12月开始了一项伟大的工程,他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叫作(南水北调)。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