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
西施(生卒年不详,一说卒于前473年),一作先施 ,本名施夷光 ,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一般称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句无苎萝村(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 。出身贫寒,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天生丽质、秀媚出众,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越王勾践在对吴国战争中失利后,采纳文种"伐吴九术"之四"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于苎萝山下得西施、郑旦二人。并于土城山建美女宫,教以歌舞礼仪,饰以罗 ,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成,使范蠡献于吴王。吴王夫差大悦,筑姑苏台,建馆娃宫,置二女于椒花之房,沉溺酒色,荒于国政,而宠嬖西施尤甚。勾践灭吴后,西施随范蠡泛五湖而去,不知所终。一说沉江而死,一说复归浣江,终老山林。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之美誉,其中的"沉鱼",讲的就是"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
人物介绍
西施西施,名夷光,春秋时期越国人,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山村。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称西子。天生丽质。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救国,与郑旦一起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乱吴宫,以霸越。
施夷光世居越国苎萝。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苎罗山下临浣纱溪,江中有浣纱石,传说西施常在此浣纱,西施滩因而得名。西施天生丽质,禀赋绝伦,相传连皱眉抚胸的病态,亦为邻女所仿,故有“东施效颦”的典故。越王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苏省吴县西南)击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今浙江省绍兴南),受吴军围攻,被迫向吴国求和,勾践入吴为质。释归后,勾践针对吴王淫而好色的弱点,大夫文种献灭吴九策,其中最毒辣的便是美人计。与范蠡设计:“得临浦苎萝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准备送于吴王。大夫范蠡奉命巡行全国勘察美女。他来到苎萝村,遇到了郑旦和西施一对姊妹花。他爱郑旦,更爱西施,一次假面舞会的误会中,他向西施坦露了真情,西施也爱上了这位范郎。然而文种的到来结束了这段芬芳缠绵的爱情,他将郑旦和西施带回会稽,教习歌舞,准备献给吴王夫差。越王宠爱的一宫女认为:“真正的美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体态。”西施只具备了第一个条件,还缺乏其他两个条件。于是,越王花了三年时间,教以歌舞、步履、礼仪等。
西施发愤苦练,在悠扬的乐曲中,翩跹起舞,婀娜迷人,进而训练礼节,由一位浣纱女成为修养有素的宫女, 冯宝宝版西施举手投足间,均显出体态美,待人接物,十分得体。然后,又给她制作华丽适体的宫装,方进献吴王。吴王夫差大喜,在姑苏建造春宵宫,筑大池,池中设青龙舟,日与西施为水戏,又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欢宴的馆娃阁、灵馆等,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夫差 又专门为她筑“响屐廊”,用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铃,放置起来,铃声和大缸的回响声,“铮铮嗒嗒”交织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终于走向亡国丧身的道路。
结局西施的结局一共有三种说法。
西施根据传说在吴亡后和心爱的人范蠡驾扁舟,入太湖,不知所终;还有一种是吴亡后被沉溺于江中,其实由于史书没有明确记载,西施的归宿也只好千古存疑了。但人们普遍流传的版本更倾向于前者,那么,西施无疑是四大美女中最幸福的一位。
也有人认为西施最后爱上了吴王,在吴王死后追随他而去。
名字由来
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西施的父亲卖柴,母浣纱,西施亦常浣纱于溪,故又称浣纱女。
西施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事实上,“沉鱼落雁”是个成语,通常认为出自《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糜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原意是说动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
也有人认为唐代宋之问歌咏西施的《浣纱篇》:“鸟惊入松萝,鱼畏沈荷花。”是这个成语的出处,故认为沉鱼代表西施。
西施浣纱
西施,原名无人所知,原姓王,浙江诸暨人,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施姓后裔生活在浣纱溪畔。其父卖柴,母浣纱,西施亦常浣纱于溪,故又称浣纱溪。在当年西施浣纱之处。系一巨大方石,古朴苍褐。上镌“浣纱”二字。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手笔。南北朝刘宋孔灵符《会稽记》云:诸暨苎萝山,有西浣纱石。《舆地志》、《十道志》、《嘉泰会稽志》亦载:“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苎萝山卖薪女,曰西施。山下有西施浣纱石”。历代文人学士喜作歌骊之行,唐大诗人李白《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云:“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在。”浣纱石现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名胜辞典》列有条目。1964年原《人民日报》社社长范长江,游览苎萝后时,写有“浣纱石上留踪迹,越女英名传四方”长律一首。如今在浣纱石上方,重修了古色古香的浣纱亭,又修建了游步道和栈桥,还有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写的“西施浣纱处”摩崖。
历史典故
沉鱼
西施天生丽质,婀娜迷人,浣纱时鱼见其美而忘记了游水,渐沉于水底,故誉其有“沉鱼”之美。
事实上,“沉鱼落雁”是个成语,通常认为出自《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糜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原意是说动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
也有人认为唐代宋之问歌咏西施的《浣纱篇》:“鸟惊入松萝,鱼畏沈荷花。”是这个成语的出处,故认为沉鱼代表西施。
西施卖相据说,当年越国选美,西施名列榜首。在进京途中,行人争相围观,结果造成交通堵塞,寸步难行。护送西施的越国相国范蠡,见此盛况,心生一计,索性叫西施住进路旁旅社的一幢华丽小楼,而后四处张榜:欲见美女者,付金钱1文。
告示贴出,四下轰动。西施登上朱楼,凭栏而立,飘飘然似仙女下凡。观赏者排成长龙,为一睹西施芳容,慷慨解囊,有的竟付两三次之多,真是百看不厌。3天下来,范相国所得金钱无数。进京后,他把这些钱都交到国库。西施因此仰慕范蠡的才智和品德,两人遂结为生死之交。范蠡的举措,不折不扣地为后代的“美女经济”开了先河。
西施与珍珠珍珠被人类利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传说她是西施的化身。
西施本是月宫中嫦娥的掌上明珠,她奉玉帝之命,下凡来拯救吴越两国黎民百姓脱离连年战乱之苦,珍珠便是她的化身。西施
原来嫦娥仙子有一颗闪闪发光的大明珠,十分逗人喜爱,常常捧在掌中把玩,平时则命五彩金鸡日夜守护,唯恐丢失。而金鸡也久有把玩明珠的欲望,趁嫦娥不备,偷偷将明珠含在口中,躲到月宫的后面玩赏起来,将明珠抛上抛下,煞是好玩。但一不小心,明珠从月宫滚落下来,直飞人间。金鸡大惊失色,为逃避责罚,也随之向人间追去。
嫦娥得知此消息后,急命玉兔追赶金鸡。玉兔穿过九天云彩,直追至浙江诸暨浦阳江边上空。正在这一天,浦阳江边山下一施姓农家之妻正在浦阳江边浣纱,忽见水中有颗光彩耀眼的明珠,忙伸手去捞,明珠却像长了翅膀似的径直飞入她的口中,并钻进腹内。施妻从此似有了身孕。
一晃十六个月过去了,女子只觉的腹痛难忍,但就是不能分娩,急得她的丈夫跪地祷告上苍。忽一日只见五彩金鸡从天而降,停在屋顶,顿时屋内珠光万道。恰在这时,只听哇的一声,施妻生下一个光华美丽的女孩,取名为西施。故有“尝母浴帛于溪,明珠射体而孕。”之说。
西施长大后,化解了吴越两国的仇怨之后,就化作珍珠留在人间,为黎民百姓的健康长寿、养颜美容继续做出贡献。自此诸暨变成了世代养殖珍珠之乡而驰名中外,这一传说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美中不足
西施大脚。素有“沉鱼”之誉的西施虽然美丽,但是脚却比一般人的大,于是她想方设法地掩盖这个缺点,因为她喜欢跳舞,所以她经常穿长裙,又为自己特制了一双木屐,结果因为鞋子高了一块,不但看不出来脚大,还因为走路时左右摇摆,加之长裙飘飘,反而格外地突出了娉婷身材,翩翩风姿。
西施与舞蹈
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之一,也是人们所熟悉的著名美人计的主角。但是大家并不一定知道西施同时还是历史上著名的舞蹈家。 西施是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著名的宫廷舞蹈家。越王勾践为了颠覆吴国的政权,设计把美丽的西施姑娘当作礼物送给了吴王夫差。吴王首先为西施的美貌所倾倒,当知道西施擅长舞蹈时,命人将御花园的一条长廊的地下挖空,然后放进大缸(如同现代的共鸣箱),上面再铺好漂亮的木板。西施在裙边缀满了小巧的铃铛,穿上木屐,每当她的木屐在地板上跺步时,脚下就会发出有节奏的“叮叮塔塔”的回声,裙边的小铃铛也会跟着响起“叮叮铛铛”的清脆悦耳声音,加上她的美貌和优美的舞姿,迷倒了吴王。吴王拥着美人,
把西施跳的舞蹈称为“响屐舞”,并把这个长廊命为“响屐廊”。
东施效颦原文: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译 文: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见她手捂胸口,双眉皱起,流露出一种娇媚柔弱的女性美。当她从乡间走过的时候,乡里人无不睁大眼睛注视。
这一天,东施看到西施捂着胸口、皱着双眉的样子竟博得这么多人的青睐,因此回去以后,她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手捂胸口,紧皱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哪知这丑女的矫揉造作使她样子更难看了。结果,乡间的富人看见丑女的怪模样,马上把门紧紧关上;乡间的穷人看见丑女走过来,马上拉着妻、带着孩子远远地躲开。人们见了这个怪模怪样模仿西施心口疼,在村里走来走去的丑女人,简直像见了瘟神一般。
素描《西施》这个丑女人只知道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知道她为什么很美,而去简单模仿她的样子,结果反被人讥笑。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寻找适合自己的形象,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是愚蠢的。
寓 意
比喻不了解人家真正长处,而去生搬硬套,结果事与愿违。也泛指机械的模仿者愚蠢可笑。
历史考证
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但在历史文献中却找不到踪迹。专记越史的《国语·越语》、《越绝书》、《史记·越世家》以及《吴越春秋》、《史记·货西施殖列传》均不见范蠡与西施的恋爱关系。从史实考察,范蠡故里在楚国三户(河南南阳境内),西施家住越国诸暨苎罗村,年轻时范蠡与西施都没离开过家乡,不可能有见面的机会,更不能成为情侣。范蠡入越后,身居高官,也不可能去诸暨去见浣沙女西施。勾践为了腐化吴王夫差献美女西施、郑旦于吴,此时范蠡有见到西施的机会,但范蠡也不会从中插上一脚,去和西施谈恋爱。
关于是谁把西施献给夫差的,史书记载不一。《越绝书》说是文种送去的,范蠡就成了局外人。《吴越春秋》说是范蠡送去的,在此国难当头之际,范蠡只会敬佩西施为国献身精神,哪里还有心思去和西施谈恋爱。但小说戏剧为什么把范蠡与西施的关系,描绘的那样情意绵绵,温情脉脉,难舍难分,甚至还说范蠡离越后,携带西施遨游四海。笔者认为这主要是文学家们对西施的同情,《西施浣纱》想给西施找一个理想的归宿,而这个理想的归宿,则非范蠡莫属,但这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望而已。据史书记载范蠡确实有一位夫人,生了三个男孩,但这位夫人绝不是西施,尽管我们在感情上希望她就是西施。基于同样感情,希望戏剧中范蠡与西施的情侣关系,永远演下去,小说中的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永远传下去。
臧励龠乐的《中国人名大辞典》设有“西施”条目,说“越王勾践败于会稽,范蠡取西施献于吴王夫差。吴亡,复归范蠡,从游五湖,或云吴亡,沉西施于江,以报鸱夷,未知孰是。”这是根据传说而采取存疑态度。其实由于史书没有明确记载,西施的归宿也只好千古存疑了。(重点本人可不知。。。)
吴国灭亡
说吴越争霸,不可不提西施;说勾践从奴仆到霸主的曲折而又辉煌的奋斗史,也不可不提西施。这倒不是西施为勾践灭吴献上了什么锦囊妙计或立下了赫赫战功,而是因她乃勾践实施文种亡吴九术中的一件重要工具,并且是个名满天下,流芳百世的绝色美女。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而西施又名列四美之首。其实,这四个姑娘,既未留下照片,也未留下画家写真,别说她们美到什么程度,连鼻子眼睛嘴巴是啥样儿,都没谁见过。咱们对这几位美女的认识,全靠后世文人墨客的文字描写,或一些画家凭借自己的想象所作的四美肖像。西施等人之美,其实已经成为一个符号,成为一个中国人公认的美的名牌。
西施只因吴国终被越国所灭,而且西施是被越国派往吴国的,她肩负着让吴王夫差荒淫腐败沉湎色欲与刺探吴国政治军事机密的光荣使命,因此,被后世赞之为巾帼英雄、爱国女杰……然而,若勾践复仇并未成功,吴国乃为晋、齐、鲁、楚等国所灭,西施恐怕就不会有上述美名,而很可能被正统史学家、文学家打入“祸水”的行列。
西施入吴后,夫差被她迷得神魂颠倒,春秋宿姑苏台,冬夏宿馆娃宫,整天与西施玩花赏月,鸣琴赋诗。灵岩山上有一眼清泉,夫差常让西施对泉水梳妆,他亲为美人梳理秀发,想那为西施梳理秀发的镜头,恐怕与周润发、刘德华做的“百年润发”洗发膏的广告相似。他又与西施泛舟采莲,或乘画船出游,或骑马打猎,总之沉醉于美色,以姑苏台、馆娃宫为家,把国家大事丢在脑后。伍子胥求见,往往被拒之门外,惟太宰伯嚭常侍左右。因此他所能听到的,皆阿谀奉承之声。无数史例证明,大家伙一旦到此地步,也就离垮台不远矣。
西施既然与夫差形影不离,对于吴国的政治斗争、军事机密,也就无所不知,且伺机向越国传递她所得到的情报,以致被今天一些精于考证的史学家称之为中国历史上的头号色情间谍。她挑拨吴国的君臣关系,特别是夫差与伍子胥的关系,只要稍微吹一吹枕头风,杀伤力比伯嚭说上一大堆谗言谮语不知大上多少倍。夫差赐剑令伍子胥自杀,恐怕也少不了她一份功劳。勾践的大军能长驱直入,直抵吴国都城,让夫差无还手之力,与西施小姐把夫差迷得晕头转向荒废军政密切相关。因此可以说,西施是勾践灭吴雪耻的功臣之一。明代西施祠有楹联云:“越锦何须衣义士,黄金祗合铸娇姿。”便是对西施在越国灭吴中的功劳的肯定。
相关作品
西施是中国美女的代表,有关她的诗词和绘画作品多。
西施咏——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班嘉佳版西施(3张)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着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韵译
艳丽的姿色向来为天下器重,
美丽的西施怎么能久处低微?
原先她是越溪的一个浣纱女,
后来却成了吴王宫里的爱妃。
平贱时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
显贵了才惊悟她丽质天下稀。
曾有多少宫女为她搽脂敷粉,
她从来也不用自己穿著罗衣。
君王宠幸她的姿态更加娇媚,
君王怜爱从不计较她的是非。
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纱的女伴,
再不能与她同车去来同车归。
奉告那盲目效颦的邻人东施,
光学皱眉而想取宠并非容易!
简析
这是一首借咏西施,以喻为人的诗。“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写出了人生浮沉,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诗开首四句,写西施有艳丽的姿色,终不能久微。次六句写西施一旦得到君王宠爱,就身价百倍。末了四句写姿色太差者,想效颦西施是不自量力。语虽浅显,寓意深刻。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写尽炎凉人眼界,不为题缚,乃臻斯诣。”此言颇是。
西施——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历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女色,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罗隐这首小诗的特异之处,就是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女人是祸水”的论调,闪射出新的思想光辉。
沉鱼醉—— 翎翼
玉指拨弦万籁衰,姑苏台外水波开。
美人笑靥惊天色,惹醉鱼儿沉下来。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中的“沉鱼”指的就是西施。西施的美能让鱼儿如喝醉一般,沉入湖底。翎翼的这首七言绝句通过对沉鱼如醉的描写,形象的表现了西施的美,给人一种清新豁然之感。
现代人咏西施君子爱做西施梦,未见月貌赏花容。
今日女郎来效颦,惹得游客心惊恐。
——(江苏)选自《读月楼诗存》
范蠡审美世间无,管庄名篇早记述。
若问西施有多美,梦露戴妃总不如。
——(上海)张志真
西施一心救国赴吴营,归来却怀夫差种。
纵使将功能补过,怎料越人冷血性。
——(李昭伟,山东大学)
西施——林振
越溪鱼犹在,西施曾再来?
秀色不可餐,不见吴王骸?
西施去不返,夫差同尘埃。
吴宫砌犹在,一一生苍苔。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西施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人物死因
对于西施的结局,历来也有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她随范蠡归隐于五湖。西施和范蠡本来是情侣,后来西施为了救国,两人只能为国牺牲自己的爱情。待到西施功成归国后,范蠡认为勾践可以共患难而不可以共安乐,再待下去会有危险,建议西施随他一起逃走,归隐江湖,不知所终。因为有范蠡泛于江湖的传说,或许是后人不忍这位绝代佳人遭到悲惨的结局,就流传出西施和范蠡归隐五湖的美满姻缘的故事,以寄托对他们的同情。
这种说法似乎有一定的根据。根据历史记载,勾践这个人很有心计,早在他被吴国俘虏做人质之时,一次夫差生病,勾践前往探病,竟口尝了夫差的粪便。夫差很奇怪勾践的这种做法,忙问其故,勾践说:“臣闻尝粪便之类,可知病情的发展;味甘则不佳,味苦则渐愈,今味苦,知大王之圣躬无碍也。”通过勾践这些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狠手黑、阴险毒辣的人。范蠡辅佐勾践几十年,对勾践算是看透,所以等到越国灭吴复国之后,范蠡便退隐江湖,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纵观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统治者,功成以后就杀功臣,这似乎是一个规律,所以勾践不会轻易地放过西施。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即使是西施逃走,为什么会一定跟范蠡一起逃走呢?唐朝的《吴地记》转引东汉《越绝书》这样记载:“吴之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唐代诗人杜牧在所作《杜娘诗》这样写道:“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这里的“鸱夷”代指范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关于范蠡这样的记载“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根据这些记载,明代的戏曲作家梁辰鱼编成了颇具影响的《浣纱记》。他说:“范蠡和西施早已定情。吴亡后,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范蠡却认为越王雄猜阴狠,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于是激流勇退,在一个风清月白的夜晚,带着西施,驾着一叶扁舟,泛五湖而去。”上海前几年出版的《辞海》(修订本)也这样说:“西施一作西子,春秋末年越国苎萝人,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夫差最宠爱的妃子。传说吴亡后,与范蠡偕入五湖”。据说范蠡和西施归隐五湖后,每天早上,西施对着青铜镜梳妆,随手将脂粉水倒入湖中,以致湖中螺呈五色。宋有张尧曰诗云:“少伯曾居此,螺纹吐彩丝,一奁秋境好,犹可照西施。”清人朱彝尊也写过这么一首诗:“落花三月葬西施,寂寞城隅范蠡祠。水低尽传螺五色,湖边空挂网千丝。”说的也就是这件事。西施
然而今传的《越绝书》却并无“同泛五湖去”这段文字,另外几段关于范蠡和西施归隐江湖的记载都是根据唐朝版本的《越绝书》,这是历史更迭的时间链中的佚文还是唐朝人自己杜撰的美好的爱情故事,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种说法是西施被沉水而死。这种说法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墨子•亲士》记载说:“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死,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把西施被沉于水中解释为是因为她的美丽。《修文御览》转引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有关西施的记载说:“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这句话的意思是,吴国灭亡后,越王把西施装到皮囊里沉到江里去了。
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和柏杨先生的《皇后之死》根据《吴越春秋》这段史实附会了如下情节:越王把西施掳回了越国,第一天晚上勾践就叫她侍寝:“夫差能够与你同床共枕,我为什么与你不能?”越王妻子大发醋劲,妒而生恨,背着越王把西施沉入水中,还说:“此乃祸水,岂可久留?”当了“美人计”的工具,事成之后,被人弃之,还是合乎情理的。
同为苦命人的林黛玉也支持西施沉水的说法,她在《西施》诗中写道: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诗中后两句意思是:不要去笑东邻那个效颦的丑女,她却能平平安安地在溪边浣纱直到白发。这诗的主旨就是是说,靓女命短,丑女长寿。绝色美女的生命之所以逐浪花而去,是因为往往被政治家用作“美人计”,成为男人争权夺利的牺牲品。而在事情大功告成之时,也就是这些薄命女子的寿终之日了。
当然,还有人认为西施被沉水并非皇后所为,而是她的恋人范蠡。这种说法颇为残酷,说吴国灭亡以后,越王因为西施的美貌想要将她留在身边,但是范蠡坚决反对,他要越王吸取吴王教训,不能被美色诱惑。他设下计策,派人用越王的车把西施骗到太湖,又把她骗上船,到湖心的时候把西施从船上推下,西施就溺死于太湖中了。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越国灭吴之后,范蠡不辞而别,改名叫“鸱夷子皮”,“鸱夷子皮”意思就是皮袋子。为什么在越国时候范蠡姓范名蠡,后来离开越国到陶(今山东定陶)的时候又改姓朱,却偏偏在离开越国的时候改名叫“鸱夷子皮”,这件离奇的举动发生在西施沉江之后,因此是范蠡和西施相恋的铁证。范蠡并非无情无义之人,既然他已决意离开越国,他对于自己的恋人还不至于下此毒手。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施沉水是勾践吃醋而为。《吴越春秋》记载,越王“乃使相者国中得苧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榖,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西施在宫中三年学习期间,与范蠡之间深深埋下了爱情的种子。越王勾践显然也被西施的美貌打动,但他为了成就自己的伟业,只能将西施献于吴王。为了使西施死心的替他完成使命,勾践和范蠡约定:灭吴之后,将西施赐于范蠡,不仅可成全二人的一番相恋,同时也稳住了西施的心,才能身在吴宫,心存越国。但是灭吴之后,阴险的勾践变了卦。他不会让自己心爱的女人落到别人的手中,于是下令将西施鸱夷沉江。
另外还有西施不慎落水而卒的说法。人们并不希望西施这位无辜的弱女子有个悲惨结局,于是找出初唐诗人宋之问《浣纱》诗:“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鸟惊人松梦,鱼沉畏荷花”为依据,认为吴国灭亡后西施回到故乡,在一次浣纱时,不慎落水而死。今天位于诸暨城南苎箩山麓的西施故里,唐朝时就建有浣纱庙,1986年重修,建筑群包括西施殿、郑旦亭、古月台等。浣纱江畔,有西施浣纱处,临江岩石上有王羲之所书“浣纱”二字。唐朝诗人李商隐曾作《景阳井》绝句一首:“景阳宫井剩堪悲,不尽龙鸾誓死期;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另一诗人皮日休也有诗题《馆娃宫怀古》共五绝,第五首是:“响屟廊中金玉步,采苹山上绮罗身;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从这两首诗可以看出,唐代也流传过西施被沉于水的说法,可是都没有谈到西施与范蠡有什么关系。西施不慎落水而卒的说法似乎最理想,可是最缺乏证据,只是人们的一种猜测罢了。
显然,这几种说法尽管存在分歧,但是都是认为西施被沉水中是可信的。现在此沿海的泥沙中有一种似人舌的文蜊,大家都说这是西施的舌头,所以称它为“西施舌”。三十年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在福建时,亦称赞长乐“西施舌”是闽菜中最佳的一种神品。
自古红颜多薄命,西施本是农家女子,只是因为天生丽质,做了越王政治斗争中的工具,事成之后,“兔死狗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至于西施到底是随范蠡归隐五湖还是被沉江底,只能由后人自己评说了。
相关古迹
西施有“沉鱼”之貌,相传西施在溪边浣纱时,水中的鱼儿被她的美丽吸引,看得发呆,都忘了游泳,以至沉入水底。所以后世用“沉鱼”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沉鱼为先。国色天香四大美女,西施居首。“父鬻薪,母浣纱”,西施幼承浣纱之业,故世称“浣纱女”。
后人为纪念这位忍辱负重,以身许国的绝代佳人,就在诸暨修建了西施殿。唐开成年间(公元836-840 年)著名诗人李商隐曾写下“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的诗句。1986年,诸暨请中国美术学院傅维安教授在诸暨火车站创作西施塑像;同时,还刷新了浣江边王羲之所题的‘浣纱’两字的摩崖石刻。
西施是我国古进时候一位绝代佳人,她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西施原名夷光,是战国时代越国苎罗山施姓樵夫的女儿,因家住西村,所以叫西施。她长得红颜花貌,芙蓉之姿。
当时,吴王夫差为报杀父之仇,领兵打进了越国。越军被打败,越王勾践作了战俘,越国大夫范蠡作为人质跟随越王夫妇到吴国做奴隶。三年以后,吴王夫差放回了勾践夫妇和范蠡,勾践回国以后,卧薪尝胆,准备十年生聚,力图报仇雪耻。他采用范蠡所献美人计,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西施凭她倾国倾城之貌和高超的琴棋歌舞,致使吴王日日深宫醉不醒,沉迷酒色,不理朝政,在她的内应下,勾践终于灭吴复国。
历来,由于在评书、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及戏剧中,把影视剧中西施西施作为爱国爱民、勤劳朴实、美丽动人的古代妇女形象广为传颂。特别是把西施塑造成春秋末期吴越关系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一位女性加以渲染后,西施的优美传说在民间更是世代流传不衰。
但是,近年来,有些史学工作者撰文认为,历史上实无西施其人,他们的依据: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就已屡见“西施”之说。如《管子·小称》篇中就载有“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该书作者管仲系春秋初期人,可见,“西施”至少比勾践早出生200多年,管仲怎么能够说到200多年后的西施呢?又据《庄子·齐物论》云:“故为为是举莛与楹,历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从司马彪注文看来,这个“西施”又比吴越交战早100多年。据此,“西施”一词是古代对美女的艳称,并非专指某一个人,漂亮女子都可称为西施,如乐府中多处出现的“罗敷”一样。先秦诸子之后,贾谊《新书·劝学篇》、刘向《说苑·尊贤篇》、陆贾《新语》以及《淮南子》中虽然也都提及西施,但仅仅把她作为一个美女的形象,而且多与毛嫱双双并出,一点也看不出西施与吴越两国的政事有什么纠葛。
那么在吴越交战中是否也有个“西施”呢?《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与《货殖列传》都提到范,但没有讲起西施,更不用说她与范蠡有什么关系。西汉人的著作中出现西施,但也未涉及西施参与吴越交战之事。如贾谊《新书·劝学篇》“夫以西施而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到了东汉,才有勾践报仇用美人计的记载,袁康的《越绝书》云:“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文种陈述破吴谋略,第四就是“遣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于是勾践“使相者国中,得苎罗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縠,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西施身吴心越,为越国雪耻灭吴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故事,主要是根据袁康的《越绝书》的记载逐步演变而来的。
用史学的眼光看,一个国家的兴亡,自有它历史的必然性,有它深刻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原因,不是一两个人能左右得了的。
对西施的结局,历来也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西施后来被投水杀身,这种说法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墨子·亲士》篇,其中说:“西施之沈,其美也。”(“沉”,古作“沈”)这句话的意思说西施是被沉于水中的,她的死是因为她的美丽。《修文御览》转引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有关西施的记载说:“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这里的“浮”字也是“沉”的意思。“鸱夷”,就是皮袋。这句话的意思是,吴国灭亡后,越王把西施装在皮袋里沉到江里去了。
唐朝诗人李商隐曾作《景阳井》绝句一首:“景阳宫井剩堪悲,不尽龙鸾誓死期;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
另一诗人皮日休也有诗题《馆娃宫怀古》共五绝,第五首是:“响屟廊中金玉步,采苹山上绮罗身;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
从这两首诗可以知道,唐代也流传过西施被沉于水的说法,可是都没有谈到西施与范蠡有什么关系。
另一种说法是,西施跟随范蠡归隐于五湖。《越绝书》有这样的记载:“吴之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唐代诗人杜牧在所作《杜娘诗》中有句云:“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这里的“鸱夷”不作皮袋解释,而指的是范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说范蠡亡吴后,“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因为有范蠡泛于江湖的传说,或许是后人不忍这位绝代佳人遭到如此可悲的结局,就流传出西施和范蠡皆隐五湖的美满姻缘的故事,以寄托对他们的同情。
上海前几年出版的《辞海》(修订本)也这样说:“西施一作西子,春秋末年越国苎萝人,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夫差最宠爱的妃子。传说吴亡后,与范蠡偕入五湖”。并没有提到她被沉于水的传说,大概也是愿意西施有一个完美的归宿吧。
总之,历史上有无西施其人,以及她的结局如何,尚待史学界进一步去探索。
一个人幸福不幸福,只有自己知道,就好像是你的鞋是不是合脚一样。没人说她幸福,也没人说她不幸福。
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於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时越国称臣於吴国,越王句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句践所灭。传说吴被灭后,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西施与杨贵妃、王昭君、貂婵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字
战国末年。群雄逐鹿,战火四起。西施
江南。
苎萝村。
三月的清晨,薄薄的白雾笼着整个小村,小河边的垂柳静而妖娆地站着。杏花蕊中滚动着晶莹的水珠,像姑娘朦胧的媚眼儿。
远远的有细碎的脚步声,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子分花拂柳而来。她的身条儿比垂柳还要柔美,她的眼波儿比露珠还要晶莹。她放下手中的竹篮,用纤白的手指梳理着洁白的纱线。
“夷光(西施小名),今天这么早!”清脆的话声传来,柳枝后闪出一个苗条的身影,美若春花的脸上挂着娇娇的笑。
“是啊!”西施笑道,“旦儿,你这只小懒虫,睡到现在才起来吧。”
被叫做旦儿的少女偷偷地吐了吐舌头,放下手里的纱篮,和西施并肩浣起纱来。
太阳越升越高。
“西施、郑旦,你们都在这儿啊!”一个青年出现在河边。
“东戟哥,有什么事吗?”郑旦站起身笑盈盈地问道。
“我……我要参军了。”东戟低着头说。
“什么?”郑旦吃了一惊,“你们家就剩你一个壮丁了,你再走了,越老伯怎么办?”
“唉。”东戟叹了口气,“越国节节败退,大王有令,全国所有十五到五十的男人一律上战场抗敌救国。”
三个人都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西施说道:“东戟,你安心去吧,我们会替你照顾好越老伯的。”
郑旦也抢着说:“是啊,东戟,你一定要快点回来。”她宛若秋波的眼里流动着丝丝情意。
东戟深深地看了一眼西施,毅然掉头而去。
第二天,东戟与村里其他年轻人一起,离开了苎萝村,踏上了漫漫征程,从此沓无音讯。
不久。
越国战败投降,越王勾践作为人质被吴王夫差带回吴国当马夫,越国大夫范蠡伴随其左右。勾践在吴国忍辱负重,表现出对吴王的一片忠诚。
三年后,夫差相信了勾践的忠心,决定放越王回国。相国伍子胥百般阻拦无效,暗中派人追杀勾践,均被机智的范蠡一一化解。
勾践安全回到越国后,立志复国,卧薪尝胆,励精图志,越国逐渐强盛起来。
又是三月,江南风景,花红柳绿,草长莺飞。
勾践和范蠡便装沿着碧清的小河信步而行。这半年来,他们一直在民间微服私访,探察民心。
两人走入一片杏花林中,茫茫然迷失了方向。
远远看见河边有人,便走了过去。
见是位少女,范蠡轻声说道:“打扰姑娘了。”
少女起身回头,范蠡和勾践顿如强光耀眼般有短时间的眩晕。少女见二人呆样,抿嘴一笑,顿如百花齐放,风华绝代。
范蠡先回过神来,施了一礼道:“在下两人迷路于此,还望姑娘指点迷津。”
少女见他文绉绉的样子,又抿嘴一笑问:“你们想去哪里?”
范蠡一怔,只好说:“在下与主人外出踏青,不想在此迷路,请姑娘指点回城的路。”
少女伸出纤纤细手指了方向,转身准备继续浣纱,却发出一声惊叫:“呀,我的纱!”
范蠡和勾践抬眼看去,原来说话时少女的纱顺水飘走了。看着少女皱眉的样子,范蠡毫不犹豫跳进了水中。当他全身湿淋淋地把纱递给少女时,少女用大大的眼睛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又抿嘴笑了笑,然后转身云一样地飘走了。
“姑娘,你叫什么名字?”见范蠡在发愣,勾践赶紧大声喊了一句。
“我叫西施。”少女的声音远远地飘过来,林里的杏花纷纷往下掉。
此后,勾践和范蠡前后多次前往苎萝村,与村民们尽皆相熟了。两人发现,苎萝村中出美女,村中其他少女虽不如西施出色,却也都是秀丽绝伦。西施的好友郑旦更是清丽无比,与西施的娇艳是春兰秋菊,各擅胜场。
在这些日子里,英俊而气质不凡的范蠡深得西施好感,两人感情逐渐升温,直到海誓山盟,卿卿我我。这让倾心于西施的勾践心中大为不快。
一日,勾践与范蠡在住所谈复国计划。
勾践说:“我有一个新的计划。美人计!”
范蠡有些发愣。
勾践笑笑,用手拨弄着柴薪堆上方吊着的苦胆说道:“吴王好色,如果我们以绝色美女献之,吴王必色心大动,荒废朝政,为越复国制造机会。”
范蠡心中大震:“大王的意思是?”
“西施、郑旦!”勾践一个字一个字地说。
“不!”范蠡本能地退了一步。
“范将军,复国大计为重啊。”勾践两眼直勾勾地盯着范蠡,范蠡痛苦地低下了头。
苎萝村。
西施静静地站在杏花林中,美丽绝伦的脸上满是悲肃。
勾践告诉她,范蠡失手杀死欲强凌越国女子的吴国大使伍良,吴王夫差率大军前来讨伐,越国陷入又一次遭灭亡的危机。
“只有你能救他,否则,我就只好把他交给吴王。我不能眼看着越国的百姓受战乱之苦。”勾践满脸悲伤。
“好,我答应。”西施艰难地说。有风吹过,长发飞扬。
杏花林中,落花如雨。
勾践脸上露出胜利者的微容。
站在勾践身后的范蠡痛苦地仰起了头,空中阴霾重重,丝毫不见阳光。
“我答应你,等越国复国之后,我就带你隐居山野,闲云野鹤终老一生。”西施上马车离开苎萝村时,范蠡拉着她的手说。
西施浅浅一笑,抬眼望向前路。风呼呼地吹着,残阳如血,古道上衰草依依,寒烟凄迷。
马车远去了,扬起一片黄沙。
范蠡呆呆地看着,有泪滑过脸庞。西施
西施身披轻纱出现在吴王夫差面前时,从夫差的眼神里,她知道,自己可以救范蠡救越国百姓了。西施的绝世容颜柔言媚语让夫差神魂颠倒。与西施一同进吴宫的其他越国美女皆不在夫差眼中。
不久,夫差得知晋国王宫比吴国王宫豪华漂亮,心中十分不高兴,拒听伍子胥修水利工程造福社稷之良言,而接受奸臣桂坤的建议,大兴土木,专门为西施建造一座天下最豪华的宫殿。
宫殿落成,雕梁画栋,极尽奢华之能事,名为“馆娃宫”。
从此,夫差于馆娃宫中日夜笙歌不思朝政。伍子胥不断劝諌夫差,提醒他注意越国的动静。夫差每次都哈哈大笑道:“相国多虑了!”而后置之不理。伍子胥和王后对此一筹莫展,他们密谋暗杀西施,但每次行动都被一不明身份的黑衣人所阻。两人十分恼怒,却又不敢明目张胆地有所表示,只好暗中隐忍,等候机会。
西施日夜面对着荒淫的夫差,心中的苦处和对范蠡的思念只能与同在宫中的郑旦倾诉。两人常常抱头痛哭。
身在越国的范蠡亦日日夜夜思念西施。一次照例上吴国朝拜时,范蠡乘夫差大宴群臣之际,借口不胜酒力离去,潜入了馆娃宫。
这一举动没能逃过日夜监视西施的伍子胥和王后的眼睛。两人大喜过望,觉得除掉西施的时机到了。当西施和范蠡执手倾诉衷肠的时候,伍子胥带兵冲入了馆娃宫,并派人告之夫差。
夫差大怒,急急赶往馆娃宫。
范蠡被五花大绑扔在大殿中。西施静静地站在一旁,脸色惨白。伍子胥和王后脸上挂着胜利的笑容。
“范蠡,你好大胆子,竟敢勾引本王的爱妃!”夫差咬牙切齿地吼道。
“不是……”范蠡的声音显得有点底气不足。
“那你潜入馆娃宫做什么?”夫差发了狂一般,挥舞着手中的剑。
范蠡沉默了。西施闭了闭眼,觉得死亡迎面扑来。她深情地看了一眼范蠡,露出一丝笑意。至少他们可以同年同月同日死,做一对同命鸳鸯了。
“他是来找我的!”一个清脆的声音在殿门口响起。
众人一惊,尽皆回头。
一个身披白纱的绝色少女俏生生地站在门边,轻纱随风轻舞,飘飘欲仙。
“郑旦?”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郑旦走到范蠡身边,轻抚着他身上的伤痕说:“范将军,是我害了你。”她款款走到夫差面前,轻轻一笑说:“大王,是我思念家乡,想请范将军前来一叙家乡之事。因怕大王不准,所以偷偷约见。”
伍子胥和王后大惊,力劝夫差立斩范蠡和西施。
夫差半信半疑,但见范蠡一副光明磊落的样子,加上心爱的西施在旁边莺声雁语诉说想念故乡之情,带雨梨花的样子让夫差柔肠百结。他下令放了范蠡,还笑着对范蠡说:“以后范将军进宫皆可来馆娃宫陪爱妃叙叙家常,让爱妃开心。”
伍子胥据理力争,无奈夫差主意已决,他只好愤而拂袖而去。
西施进宫十年了。
吴国遇到了大蝗灾,范蠡觉得越国复国时机已到,让越国进贡大批煮过的谷种给吴国。接着,吴国与晋国因小事闹起了矛盾,范蠡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时机,让手下人扮作晋国军队侵扰吴国。夫差即命伍子胥率军征讨晋国。伍子胥劝谏,反被夫差削去兵权。
夫差携大臣桂坤亲自带兵出征,伍子胥再伏地劝谏,被夫差赐死。临死时,伍子胥请求刽子手将他的尸体挂在城楼上,他要亲眼看到越国军队攻进吴国。
夫差桂坤不善兵法,很快输得一塌糊涂。勾践趁机挥兵攻吴。夫差两头受夹,迅速溃败。危急时刻,桂坤提剑闯进夫差的账内要取他的人头献于勾践邀宠。幸好忠臣长风及时赶来杀死桂坤。夫差带伤逃回吴国,
人去楼空的吴宫中,夫差高高举起了宝剑,对准西施美丽的胸脯。西施安详地闭上明眸。夫差的手在空中颤抖。
突然一截带血的剑尖从夫差的胸前露了出来。他艰难地回首:“郑旦,你?!”
郑旦手执寒光闪闪的宝剑,面无表情。
“其实,我根本不会杀西施,因为我爱……”夫差睁着大大的眼睛倒下了。郑旦一把拉起泪流满面的西施,往宫外跑去。
迎面碰上越国的军队。
“大王有令,带西施和郑旦两位姑娘回宫等候大王临幸。”一军士面无表情地说。
西施与郑旦对视一眼,苦笑不已。吴宫即将变成越宫,越王也即将成为又一个吴王。
西施再见到范蠡时,他比以前更加英姿勃发,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
西施的心不断往下沉。
“范蠡,你还记得你答应过我什么吗?”西施绝望地问道,“如今吴国已灭,越国已复。”
范蠡顿了一下,避开了西施的目光,喃喃地说:““大王喜欢你。真的西施,其实我是很想和你在一起,但是,即使走到天涯海角,大王也不会放过我们的。”他不无痛苦地说。
西施望着一脸痛苦的范蠡,突然奇怪地笑了。
“好吧。”她说,然后就再也不理范蠡。
第二天,船儿载着西施往越国驶去。
到了河中央,西施站在船头,一身布衣,依旧美丽绝世,风吹起她长长的秀发翩然飞舞,好象她整个人都要乘风而去。
风起云涌。
西施轻盈地落入了水中,越国兵士们一片忙乱。范蠡呆呆地站在船头,海天相接的地方,残阳如血,几只孤鹜斜斜地飞过。
兵士们怎么也找不到西施,她好象化成了水滴溶入了碧波中。范蠡知道,如果回去勾践不会放过自己,便掉转船头而去。从此隐居民间做生意,竟成为商家的始祖,世称陶朱公。这是后话。
“西施,西施。”
西施在熟悉的流水声中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恍若隔世的笑脸。
“东戟?怎么是你。”西施大为不解。
“其实我早就混进了吴宫,一直在你身边暗中保护你。”一身黑衣的东戟憨憨地笑道。
“十年?”
“十年!”
西施抬起脸,理了理鬓发,展开一个最灿烂的笑脸。
天晴了。
不远处,苎萝村静静地伫立着, 垂柳依依,河水潺潺。
西 施 传 奇
话说越王勾践自吴国归来之后,决定采用文种的计策,选用美女到吴国去迷惑夫差,勾践专门成立了“寻访美女办公室”,自己亲自领导,由文种任办公室主任,范蠡任常务副主任。并从各地抽调了四十名精兵强将,立誓寻遍越国美女。
这一日,“寻访美女办公室”经过筹备、组建,将正式展开行动。行动之前,勾践专门召开了誓师兼动员大会。在一个月黑风高、鸡犬不惊的夜晚,勾践发表了他那著名的演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扬共产主义精神、选送美女到吴国,坚决、彻底、毫不留情地将夫差葬送到底!》(有删节)
“同志们、兄弟们,大家晚上好。(掌声)今天,各路英豪汇聚一堂,参加这个动员大会,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大家都知道了,我们这个办公室的主要任务是到全国各地去寻访美女。但是,现在,我要非常遗憾且痛心地告诉大家:寻访到的美女不是给各位享用的,也不是给我勾践享用的,而是给-----夫差那个老匹夫的!(沉默,长时间的沉默)。(此处删去1000字)在坐的各位都是男人,都是不用伟哥就很威猛的男人,现在要眼睁睁地看着我们亲自找到的美女、我们的姐妹让夫差那个老色狼享用,我不知道各位有什么感受。我很难过,是我没有用,是我无能,是我害得越国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跟我受苦。我愧对苍天、愧对祖宗啊!(勾践老泪横流,台下一片寂静。半晌,人群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吼声:打倒夫差!夫差老色狼不得好死!)谁叫咱越国穷、谁叫咱越国弱呢,所谓贫穷就要受气、落后就要挨打,这在我们身上得到了多么完美的体现啊。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们今天的忍辱负重是为了换取明天的强盛。(此处删去800字)各位都要意识到你们担负着多么重要的任务,我知道你们有的人想不通,想通的要执行,想不通的保留意见也要执行,这是政治任务。同时我希望大家要遵守纪律、严格保密,不能说的坚决不说,哪怕是你的老婆、小蜜、二奶、老情人也不能说。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夫差那老色狼是挡不住我们“糖衣肉弹”的攻击的。夫差这个乌龟王八蛋不是人,我们要坚决、彻底、毫不留情地将他葬送到底!(掌声)最后,预祝此次行动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家庭幸福、生活愉快、工作顺利!祝我们的祖国蒸蒸日上、繁荣昌盛。谢谢大家。(长时间的掌声)”
在勾践讲话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文种、范蠡带领四十名工作人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进医院、死了不进太平间,克服种种困难,连续作战。但是经过一个月的寻访,并没有找到特别貌美的女子。
这一日烈日炎炎,文种、范蠡来到了伫萝山下。他们走得乏劲,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前面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一行人走了上去,喝水、洗脸、洗脚,正感惬意时,突然听到一声断喝:是什么人在这里把溪水搞得这么浑的?!众人抬头一看,不觉呆了。原来下游溪水转弯处转出两个女子来,俱是美貌绝伦,靓丽无比。两人不施粉黛,清秀脱俗,只是左边那个穿着青衣,右边那个穿着白衣。
青衣女子道:你们是哪里来的人,没看到我们在洗纱吗?把水搅得这么浑,叫我们怎么洗?!
众人俱不吭声,原来都是在痴痴地盯着两个女子看。文种喃喃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范蠡喃喃道:绝代双娇,绝代双娇啊―――
青衣女子微微一笑,向白衣女子道:西施,我说男人都好色吧,你还不信。
文种听到青衣女子之言,却如晴天里打了个霹雳。暗叫一声“惭愧”,心中自骂道:文种啊文种,现在是你好色时候么?凡事要以国家为重啊!
文种上前深深一鞠,道:两位姑娘,打搅两位洗纱了。实在抱歉。敢问两位姑娘芳名?
青衣女子道:芳什么名呀,也不看看你什么样,这么大年纪了,学人家泡妞!
饶是文种机智善变,也被这女子一句话给噎住了。文种求助西施地看了看范蠡,希望范蠡能够帮他说说话,却见范蠡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叫西施的白衣女子,嘴角边竟有一股涓涓的细流。文种正要叫范蠡一声,范蠡脸上露出童年的微笑。文种向西施看去,原来西施也正看着范蠡,面若桃李。文种暗踩了范蠡一脚,范蠡回过神来,道:这位姐姐叫西施,那这位姐姐一定叫东施了。对吧?
西施扑哧一笑,众人但觉红霞扑面,西施道:她叫郑旦。
文种连忙上前做了自我介绍:在下文种,男,41岁。越国人。大学文化----
郑旦道:又不是相亲,你那么罗嗦干什么!
旁边警卫队长上前呵斥道:大胆民女,你知道你是在跟越国总理说话吗?!
郑旦慌了神,正要下拜,文种拦住了她,并将他们来此的目的说了一遍。范蠡仍是盯着西施不放。
文种话未说完,郑旦已嚷了起来:我说你们这帮人吧,个个獐头鼠目,一看就知道没安好心,我说是干什么呢,原来是叫我们去做鸡!
西施道:各位大人,你们的要求太过分了吧!
文种正色道:同志,你们的思想觉悟怎么这么低呀。你们这是为国家为人民去做出牺牲啊,是光荣的啊。人民会记住你们的-----
郑旦又打断了文种的话:赇,这年头还讲这些,你以为是学雷锋呀!
西施:你这样做是对女性的极度不尊重,我要到妇联告你去!
西施一说话,范蠡回过神来,道:不错,这是叫你们去做鸡,但这不是一只普通的鸡,是去做王妃的。而且,如果你们肯做这件事的话,具体的条件我们可以谈谈。诶,那边小树林风景不错哦,不如就去那边谈谈吧。
文种、范蠡、郑旦、西施四人在小树林里的谈话今天已成为无可考证的历史悬案。我们唯一知道的是:西施、郑旦跟随文种、范蠡走出了贮萝山。
西施、郑旦被送进越都的时候,万人空巷,众人争睹芳容,以致发生践踏人致死的惨剧。范蠡想出一个绝妙的方法:派军队封锁街道,凡进入观看者需向彩车掷白银一两, 既限制了人数,又增加了财政收入。后世选美活动必收“门票”,即源于此。
西施、郑旦来到越宫,立即被送到越国最高学府——中央大学进行了三个月的强化培训。范蠡自告奋勇担任了培训班的班主任。范蠡在这三个月里的具体行动今天已经无法知晓了,但无可否认的事实是:三个月后,西施爱上了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
西施、郑旦拿到了大专文凭(自考),即将离越入吴。在将走的前一天晚上,风飘飘、雨潇潇。范蠡和西施在“范家花园”举行了秘密、隆重而又简洁的分别仪式。
范蠡西施来了一个创造当时“吉尼斯世界记录”的长吻。
(歌声从画外起:我和你吻别,在无人的街,让风嗤笑我不能拒绝,我和你吻别,在狂乱的夜,我的心,等待迎接伤悲-----)
范蠡道:雨真大!
西施道:范哥哥,我真舍不得你。
范蠡道:我也是。
西施抚摸着范蠡的脸,深情唱道:没有你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自己,没有我的岁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也轻声地问自己。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
范蠡泪如雨下,道:你不要唱了,不要唱了。你再唱我的心都要碎了。
西施道:范哥哥,我走了之后,你不要想我,也不要写信给我,更不要来找我。我们的关系如果给别人知道了,我们就只有一死了。死并不可怕,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不能做无谓的牺牲,我们要保存革命的力量,我们要等到胜利的那一天!
范蠡拥着西施站在窗前,西施道:啊,黑暗,黑暗就要离去;啊,黎明,黎明将要到来。一切总会过去的。
范蠡喃喃道:西施,我对不住你。我不是个男人。我位高权重,却保护不了你一个弱女子。我真的没有用,我真的没有用-----
西施道:傻的,这怎么能怪你呢!做地下工作嘛,总会有牺牲的。遇到你我感到很幸运,你是真心真意对我好的。我只盼你对我好下去,一生一世。我的初恋、我的第一次都交给了你。如果上天给我一次再来的机会,我仍旧会选择你。如果我们还能相见,我们立即去登记结婚。
范蠡搂住西施,半晌,道:西施,去到吴国要处处小心。要尽快适应环境。少吃零食多吃饭;天冷了记得加衣服;晚上别蹭被子----
西施轻轻道:知道了。
两人坐在窗前,范蠡轻抚着西施的头发。窗外,雨越下越大。
夫差一见到西施、郑旦两个绝世美女,魂魄俱醉,拉着两人的手,左看看,右看看;左亲一口,右亲一口。正不亦乐乎,偏偏这个时候,伍子胥来了。
伍子胥一进门,就大声说:夏因为妹喜而亡、商因为妲己而灭、周因为褒姒而衰,女人自古就是红颜祸水,大王你千万别上勾践的当啊!你千万不能享用啊!
夫差正在兴头上,被伍子胥突然一嚷,什么兴致都没了。他板起脸,道:老伍啊,你这就不对了。你的说法是不符合唯物主义思想的嘛。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我让你到党校理论学习班去学习你是怎么学的嘛?你不要以偏概全嘛,不错,在历史上,是有不少女人是红颜祸水,但那毕竟是少数的嘛。你要看到,大多数女同志还是好的嘛,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有贡献的嘛。再说,我们国家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过大,现在不是提出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吗?要发展第三产业,首先就要发展服务业,这是一个根本的战略嘛。西施、郑旦来照顾我,这就是发展服务业的最好体现嘛。不是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吗?你怎么可以这么污蔑女同志呢?你这样做是不对的,虽然你的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是你的思想有问题,你要做出深刻的检讨!
伍子胥哪里辩得过夫差,只好喃喃道:我这也是大王着想,为社稷江山着想。
夫差道:老伍啊,你这样又不对了。你为我着想就不应该干涉我的个人私事。而且,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你不知道么?你怎么也要娶老婆?
在吴越之争硝烟散尽之后,美女西施的结局,后世有各种各样的传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6种:
1、愧疚自缢说
在一些话本和戏剧中演绎的情节是,西施助越国灭掉了吴国后,一方面感到欣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另一方面也感到内疚,觉得对不起吴王夫差,在一种异常矛盾的心理中,不能解脱,最后自缢于馆娃宫内。
2、被范蠡带走说
这种说法较为风行,典籍中有记载。东汉人所写的《越绝书》中记述:“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文学戏剧作品大都这么描绘。说吴国灭亡的当天,范蠡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劝他的好朋友、一同共患难的文种,趁早离开勾践。再一件事就是,在姑苏台下花荫深处找到了萎顿不堪的旧日情人西施,仓皇逃到太湖,双双驾一叶扁舟,消失在烟波浩渺之中。苏东坡曾经写道:“五湖问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在山东肥城陶山,据说有范蠡和西施墓。
3、被范蠡沉湖说
西施在越灭吴后的命运还有一种说法,说吴国灭亡以后,越王因为西施的美貌想要将她留在身边,但是范蠡坚决反对,他要越王吸取吴王教训,不能被美色诱惑。他设下计策,派人用越王的车把西施骗到太湖,又把她骗上船,到湖心的时候,趁西施不注意,狠心将西施从船上推下,西施就这样溺死于太湖之中了。
4、被吴人沉江说
民间有一种传说,吴国灭亡后,吴人把一腔怒火都发泄在西施身上,用锦缎将她层层裹住,沉在扬子江心。《东坡异物志》载:“扬子江有美人鱼,又称西施鱼,一日数易其色,肉细味美,妇人食之,可增媚态,据云系西施沉江后幻化而成。”
唐代罗隐写诗道:“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为谁。”从唐代人写的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西施“被吴人沉江说”,有一定市场。
5、被勾践沉江说
越王勾践曾说:“亡吴之功,西施当属也。”传说勾践认为吴国的灭亡源于夫差沉湎于西施的美色,为了避免西施的美色反过来殃及越国,他恩将仇报,赐西施沉江而死。这种说法和“被吴人沉江说”、“被范蠡沉湖说”是异曲同工,都把西施看成了“红颜祸水”。
6、被越后沉江说
传说越国灭吴后,勾践欲将西施收进后宫。越后认为西施是“祸国之女”,担心西施祸害越国,就令手下将其裹进牛皮袋子中沉入江底了。
这种说法因较为符合君王好色、王后妒嫉的心理,比较流行。《东周列国志》上就是这种说法。
笔者赞成“沉江说”。不管是吴人、勾践或王后沉的。
因为“沉江说”,典籍记载较早。离吴国灭亡(公元前475年左右)不到百年,墨子在《墨子·亲士篇》中说:“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 意思是这些人都是“死其所长”——因各自的所长招致相同的祸害。西施是因其美貌而被沉入江遇害的。他清楚地说“西施之沉,其美也”,明确地指出西施被沉江而死的。另一典籍《吴越春秋》也明确记载:“吴王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 这里的“鸱夷”,有人解释是指范蠡,根据是范蠡曾经“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史记·货殖列传》)。笔者认为这里的“鸱夷”,解释为“牛皮”较为合理。意思是把西施用牛皮一裹,“浮于江”上了。范蠡改姓名为“鸱夷子皮”,是纪念朋友和对手伍子胥的怀念。伍子胥被夫差赐死后也是用鸱夷牛皮收敛的尸体。唐人司马贞的《史记索引》载:“鸱夷子皮,范蠡自谓也。盖以吴王杀子胥而盛鸱夷,今蠡自以有罪,故为号也。”
还有一个反证:浙江沿海一带一道名菜“西施舌”(一种蛤砺肉),据说就是纪念西施沉江的,所谓美女加美食。
笔者在《西施颂》采用的是“沉江说”,并设计了范蠡弃官亡走后,在江面上看到了牛皮裹着的西施尸体,派人送她回家乡安葬的情节。
也就是说,西施之魂已经回归故里,至于埋葬在什么地方,是葬的尸体,还是衣冠,则需要进一步考证。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