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鲶鱼生活习性与生活习性区别?

84 2024-03-03 07:42 admin

一、鲶鱼生活习性与生活习性区别?

鲶鱼是典型的无鳞鱼,在我国各大水域中都有分布,尤其是我国南方城市,鲶鱼的数量众多,作钓鲶鱼的钓鱼也不少,成年的鲶鱼体型较大,吃口猛,是不少钓大物的理想目标鱼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鲶鱼的生活习性,帮助新手更好的认识鲶鱼。

底栖鱼类

鲶鱼主要生活在水底中下层,以捕食水底的底层的小鱼小虾,如水表有丰富的饵食,也会游动到水表进行觅食。在冬季,鲶鱼会潜入到淤泥酱层中过冬,有打窝做洞的越冬习性。

怕强光、夜晚活动

鲶鱼很惧怕强光,一般不会在阳光强烈的时间活动在水表,喜欢呆在阴暗的深水区或弱光阴影水域(水花生、水葫芦、浮莲下面),昼伏夜出的生活作息,白天大多躲藏在有礁石、洞穴、倒树、深坑中,傍晚时开始外出觅食,阴雨天鲶鱼大多全天候活动。

肉食性鱼类

鲶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一般都是捕食小鱼小虾、泥鳅和底层的水生动物,同时鲶鱼对于辅食和腥臭的动物内脏也有着强烈的摄食欲望,因此有不少钓友会使用鸡肝、鸡肠等作钓鲶鱼。鲶鱼遵循大部分鱼的过冬习惯,气温下降时,摄食欲望也会降低,一般冬季很少开口。

视力弱、嗅觉强

鲶鱼的视力比其他鱼类要若上许多,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鲶鱼躲藏在阴暗处,对光线的敏感程度逐渐退化,依靠明锐的嗅觉和胡须的触觉感知猎物,捕食方式很少会主动追击饵食,往往是潜伏后突袭。

不成群、单独活动

鲶鱼为掠食性鱼类,吃小鱼小虾,并且很孤僻,因此鲶鱼很少成群活动觅食,大多时间都是单独捕食,如果鲶鱼进窝,一般其他小型鱼类都会逃离,造成窝点长期无鱼。

贪食

鲶鱼非常贪食,其硕大的鱼嘴往往能够吞下和自己差不多大小的鱼类,并且摄食的欲望会随着温度的上升逐渐增强,尤其是到了盛夏,鲶鱼大部分时间都会在觅食,食物紧缺时会选择水底的腐食、鱼粪等进食。

鱼卵在鱼嘴中孵化

鲶鱼和其他淡水鱼的产卵孵化不同,在进入到4-6月份产卵期时,雄性鲶鱼会将鱼卵含在嘴中孵化,而不是甩籽到水草上,在孵化期间雄性的鲶鱼是不会进食的,因此这个时间段并不是作钓鲶鱼的最佳时间。

喜好活水

鲶鱼喜好活水,无论是进水口、涨水、河流倒灌等,只要是有流水鲶鱼的活性都会增强,表现出强烈的逆流行为,钓友们常常会在下雨涨水后,在浅滩的小水洼处发现鲶鱼,这正是因为鲶鱼好在活水区逆流习性导致的,东南亚等地更是有利用该习性捕捉鲶鱼的渔猎方法。

对水质要求低

鲶鱼的生存能力很强,对水质要求并不高,往往水质存在污染的水域,鲶鱼也能存活,比大部分淡水鱼的适应能力都要强,但是这样的水域的鲶鱼肉质并不好,体内会堆积大量的化学毒素,不建议钓友在这样的水域垂钓鲶鱼。

生长速度快

鲶鱼的生长速度很快,一年时间即可性成熟开始交配繁殖,饵食充足的话,养殖的鲶鱼一年就能够 2公斤重。目前国内很多养殖户将鲶鱼作为养殖鱼饲养,成熟快,生长周期慢,易养殖。

以上就是对鲶鱼的主要生活习性的介绍,可以看出鲶鱼是一种生长速度快、生存能力强的肉食性底栖鱼类,在我国很多地区都会有鲶鱼的存在,作钓鲶鱼时把我肉食性的特点,以行为的动物饵作钓效果明显。

二、动物的生活习性?

1、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是喜温、喜湿、喜安静、怕光、怕盐、怕单宁味的夜行性环节动物。白天栖息在潮湿、通气性能良好的土壤中。栖息深度一般为10~20厘米,夜晚出来活动觅食。

2、田螺的生活习性

田螺是腹足类软体动物,喜栖息于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的水域中,特别喜集于有微流水之处。

3、蜈蚣的生活习性

蜈蚣白天一般栖息在山坡、田野、路边或杂草丛生的地方,或栖息并沿、柴堆以及瓦缝隙间,或阴暗的角落里。特别喜欢在阴湿、陈旧的地面,活动于腐殖质、石块、瓦砾之间。

3、蜈蚣的生活习性

蜈蚣白天一般栖息在山坡、田野、路边或杂草丛生的地方,或栖息并沿、柴堆以及瓦缝隙间,或阴暗的角落里。特别喜欢在阴湿、陈旧的地面,活动于腐殖质、石块、瓦砾之间。

4、刺猬的生活习性

刺猬的适应性很强,对环境要求不严。但刺猬有喜静怕光,昼伏夜出的习性,内窝室为巢窝,铺放干草、松树叶或秸秆。外窝室为活动场所,包括土堆或山、.花草、灌木等,以便夏季遮阴和冬季保暖。刺猬为夜行性动物,傍晚前后一次性喂食瓜果蔬菜和清水即可。

三、鹿的生活习性?

鹿是一种原始的反刍动物,从美洲至欧亚大陆都有分布。由于居住不同,鹿在体形大小、毛色、角的形状等方面有明显差异。所有的雄鹿都有角,雄鹿的角一般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在交配季节,同种雄鹿通常为了争夺雌鹿而进行争斗。鹿眼睛侧面的眼下腺会分泌一种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它们往往把这种分泌物涂在树干上以表示自己的生活领地。鹿都生活在森林中,食物以树叶和树芽为主。

四、石羊的生活习性?

别名石羊、蓝羊 学名Pseudoisnayaur 英文名bluesheep 牛科Bovidae 分布西南、西北及内蒙古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体长110-120厘米,肩高60-80厘米,体重45千克左右。公羊角特别粗大,长约60厘米;母羊角很短,长约13厘米。通体青灰色,有一条深暗色背中线。上下唇、耳内侧、颌以及脸侧面灰白色。腹部、臀部以及尾部和四肢内侧都呈白色,尾巴尖黑色。母羊毛色较浅。 为典型的裸岩区栖息动物,生活在海拔3100-6000米的高山裸岩和草甸地带,结群生活,有负责放哨的个体在群外站岗,一有动静,它就发出警报,全群即迅速逃上峭壁。

善攀登跳跃,从野外捕获养殖的成年公羊可以跳到3米多高的围墙上。以草类、树叶、嫩枝等作为食物。冬季发情交配。孕期约6个月,每胎1仔。

五、麋鹿的生活习性?

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主要以禾本科、苔类及其它多种嫩草和树叶为食。

麋鹿是鹿类动物中较温顺的一种。据人工多年的饲养、观察,麋鹿的奔跑速度不及梅花鹿和狍,发情期的公鹿也不像梅花鹿、马鹿、白唇鹿那样攻击人,而且占群公鹿见到人接近即逃跑。

在哺乳期,人给幼仔打耳号、测量时,幼仔的叫声只能吸引母鹿在远处观望,而不像其他鹿那样,母鹿为了保护幼仔而攻击人。

雄性麋鹿之间为争夺配偶的角斗也相对温和,没有激烈的冲撞和大范围的移动,角斗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失败者只是掉头走开,胜利者不再追斗,很少发生鹿之间的伤残现象。

公鹿占群后,其他公鹿窥视母鹿时、占群公鹿仅用吼叫和追逐等方式赶走对方。以上这些特点决定了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差,较易被天敌和人类捕杀。

六、青苔的生活习性?

苔藓的生长习性

  苔藓不适宜在阴暗处生长,它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线或半阴环境,最主要的是喜欢潮湿环境,特别不耐干旱及干燥。养护期间,应给予一定的光亮,每天喷水多次,(依空气湿度而定)应保持 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

  另外,就是温度,不可低于22℃,最好保持在25℃以上,才会生长良好。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多细胞的绿色植物,多适生于阴湿的环境中。最大的种类也只有数十厘米,简单的种类,与藻类相似,成扁平的 叶状体。

七、毒蛇的生活习性?

1.毒蛇的生活习性,毒蛇喜欢生活在温暖遮阴的地方,经常活动在草丛、坟头、溪边、乱石中等有蛙、鼠、昆虫较多的洞穴中,可以随时的捕捉食物。有些毒蛇还可以爬到树上去,如竹叶青、烙铁头、眼睛蛇、眼睛王蛇等。他们的活动范围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炎热的夏季它们会生活在遮阴的地方,而到了较冷的时候,会选择朝阳的地方晒太阳,而海蛇只能生活在海水中。

2.毒蛇的活动时间有严格的季节性,他们一般活动的月份在四月到十月之间,因为它们不能调节自己的体温,冬季太冷就需要冬眠。毒蛇的冬眠时间的长短会有不同的变化,北方的蛇冬季较长,冬眠的时间也长,而南方的冬季较短,冬眠的时间也就断。有些饲养毒蛇企业,为了提高毒蛇的生长速度,用加温的方式来打破蛇冬眠的习惯。

3.毒蛇的种类不同,他们的活动时间也会不同,金环蛇、银环蛇、烙铁头以晚上活动为主。而蝮蛇、竹叶青、五步蛇蝰蛇白天晚上都会出来活动。而眼镜蛇和眼镜王蛇也白天为主。夜晚是不出来的。但是,在要下雨的时候气温闷热和雨后刚晴的时候,毒蛇会大量的涌出洞外,这是因为洞内气温闷热和湿度大,他们会出来透气,这个时候是最容易被毒蛇咬伤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

八、兔子的生活习性?

兔子喜欢晚间觅食

兔子在长期生存竞争过程中,逐步形成善于打洞和昼伏夜出的习性。兔白天安静地卧于笼中,夜间十分活跃,并大量采食,据观察,夜间采食量占全天的70%以上。

在某种条件下,肉兔很容易进入困倦或睡眠状态,这时感觉降低甚至消失。因此,要在晚上喂给兔子足够的野草和饲料,白天尽量不妨碍其睡眠。例如,将兔侧卧或四肢朝上呈“U”字形姿势,然后用手轻轻抚摸顺毛,或按摩太阳穴,在2分钟内肉兔就会进入睡眠状态。

兔子胆小怕惊扰

兔是一种胆小的动物,突然的喧闹声、生人和陌生动物,如猫、狗都能使它惊慌失措。兔的听觉灵敏,常常竖起耳朵来听声响,喧闹、生人或陌生动物的闯入会使兔受惊,使其在笼中到处奔跑,同时出现跺足动作。

这种跺足声会引起其他兔的惊慌,以至于全群受惊。在饲养管理中,应尽量避免引起兔惊慌的声响,饲养者动作要轻,尽量避免声响。同时要禁止陌生人参观,和猫、狗等进入兔舍。

九、龟甲的生活习性?

乌龟的生活习性:

1.水陆两栖性

2.食物的广泛性:乌龟属杂食性动物,食物有小鱼、虾、螺蛳、蚌、 蚯蚓以及动物尸体及内脏、热猪血、植物茎叶、瓜果皮、麦麸等。

3.明显的阶段性:

一是摄食阶段。4月下旬开始摄食,约占其乌龟体重的2—3%;6—8月摄食量旺盛,约占5—6%;10月摄食量下降,约占1—2%。

二是休眠阶段。从11月到翌年4月,气温在10度以下时,乌龟冬眠;5 月到10月,当气温高于35度,乌龟食欲开始减退,进入夏眠阶段(短时间的午休)。

4.群居性:乌龟喜集群穴居。

5.乌龟脱壳:乌龟的脱壳可以排除病菌感染或是接触污染的水源、食用被污染的、有毒的食物等情况。

6.胚胎发育:卵产下约30小时,壳上方有一白点,即为受精卵。产后30天,受精卵变成浅紫红色,70天后,卵壳变黑。整个孵化需80-90天稚龟才能出壳。

7.乌龟的生长较为缓慢。在常规条件下,雌龟生长速度为:一龄龟体重多在15克左右,二龄龟50克,三龄龟100克,四龄龟200克,五龄龟250-250克,六龄龟400克左右。雄龟生长慢,性成熟最大个体一般为250克以下。由于乌龟存有冬眠习性,因此生长缓慢,野生龟一年约增重50克,龟长到400 克一般需10 年以上

十、海螺的生活习性?

海螺是一种软体动物,生活在海洋、淡水和陆地上。以下是海螺的一些常见生活习性:

1. 嗅觉:海螺有强烈的嗅觉,能够用鼻腔察觉周围环境的味道和气味,以便找到食物和避免危险。

2. 夜行性:大多数海螺都是夜行性动物,夜晚会离开藏身之处寻找食物。

3. 移动速度:海螺的移动速度非常缓慢,平均每小时只能移动几厘米。

4. 休眠:有些海螺会在寒冷的季节进入休眠状态,以防止冻结和避免食物短缺。

5. 排泄:海螺可以通过壳上的孔排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6. 繁殖:海螺可以通过卵生或胎生繁殖。

7. 营养:海螺是草食性动物,主要以浮游生物、海藻和其他植物为食。有些海螺也会吃其他动物和海洋底部的腐肉。

总的来说,海螺是适应性强的生物,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生存下来,同时具有多样化的饮食习性和繁殖机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