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猫抓人不流血会不会传播疾病?
很多人养宠物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被猫抓了,但没有明显的流血伤口。于是就会产生一个疑问,猫抓人不流血会不会传播疾病呢?
猫抓伤的传播疾病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猫抓伤传播疾病的原理。猫的爪子上会寄生一种细菌,名叫“猫抓病菌”。当猫抓伤人体时,这些病菌可能会进入到人体内部,引发伤口感染。
不流血的情况是否会传播疾病
在很多情况下,猫抓伤人体后可能并不会造成明显的流血现象,但仍然存在潜在的传播疾病风险。这是因为猫抓病菌并不仅仅存在于猫的爪子上,它们还可能存在于猫的唾液、皮肤以及排泄物中。
所以,即使没有流血,如果被猫抓伤时出现了爪子接触伤口、唾液或者排泄物直接接触伤口的情况,疾病的传播仍有可能发生。这主要取决于猫体内的这些病菌量和它们对人体的感染能力。
常见猫抓伤传播的疾病
猫抓伤所传播的疾病包括:
- 猫抓病:由猫抓病菌引起的感染,症状包括皮肤红肿、溃疡、淋巴结肿大等。
- 弓形虫病:由弓形虫引起的疾病,症状包括发热、肌肉疼痛、头痛等。
- 猫感染性腹膜炎:由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引起的疾病,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呕吐等。
如何避免猫抓伤传播疾病
为了避免猫抓伤传播疾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保持猫的卫生:定期给猫洗澡、清洁猫厕所,减少病菌感染的机会。
- 正确处理猫抓伤:被猫抓伤后,应立即用温水和肥皂将伤口彻底清洗干净,并涂抹抗菌药膏。
- 定期带猫去兽医那里检查和接种疫苗:保证猫的健康,减少携带病菌的可能性。
总结起来,虽然猫抓伤不流血的情况下传播疾病的可能性较小,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我们应该注意猫的卫生,正确处理猫抓伤,并定期带猫去兽医那里检查和接种疫苗,以保护自己和猫咪的健康。
感谢阅读本文,并希望对你了解猫抓伤传播疾病的相关问题有所帮助。
二、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及危害?
性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血液以及性爱传播,如梅毒,乙肝,艾滋,淋病等,如果不规律疗程使用药物会导致身心受损或是家庭受害传染爱人,并发并发症。所以需要科学的预防,建议及时做好防备,如正确使用避孕套等。如果发生高危行为,一定要及时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三、性传播疾病有哪些?
性传播疾病包括很多种的,主要包括梅毒、淋病、非淋球菌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等。其主要特点是通过性接触传播。但临床表现又各有不同,对人体造成的损害又有所不同的。其中最严重的是艾滋病的,目前还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严重的话会危及生命的。
四、什么是性传播疾病?
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通过sex或类似行为传染的疾病统称为sex传播疾病(STD)。sex传播疾病可以包括各种病原体的感染,比如细菌、螺旋体、衣原体、病毒、原虫、真菌、寄生虫等。
有些感染并没有出现症状和体征,仅仅是病原体携带,但可以作为传染源造成传播,因此有人提出性传播感染(STI)的概念来表述。
五、宠物鸟有哪些常见疾病,如何预防?
鸟类的常见病
1.眼症
眼眶内有黄白色黏液,并流泪不止。
防治方法:可用温开水稀释的硼酸水擦洗病鸟的眼睛,再滴入金霉素眼药水。
2.感冒
笼鸟感冒以后常会出现鼻流黏液、呼吸急促、羽毛倒立、鸣声嘶哑等症状。有时浑身发颤,死亡率很高。
防治方法:应注意患鸟呼吸道的畅通,还要注意消炎灭菌。可每天用小棒裹上药棉.沾洗鼻流黏液,并用青霉素药膏涂抹鸟儿鼻腔孔隙,以保呼吸畅通。同时可用一片磺胺嘧啶研末掺水100毫升.让患鸟自行饮用,以防治感冒,恢复健康。
3.肺炎
患病后食欲减退,精神呆痴.眼睛和外孔内有分泌物。
防治方法:可用2-4毫克的土霉素或四环素溶于糖水中进行滴喂,每日2次。
4.胃炎
鸟最易得此病且死亡率很高。患病后全身羽毛松弛,肛门四周和尾羽上常沾有粪便。
防治方法:可用痢特灵0.2-1毫克溶于搪水中进行滴喂3天,或用1-2毫克的磺胺甲基嘧啶连续饲喂5天。
5.肠胃炎
饲料腐败变质,饮水不洁,饲料投放不及时,都是致病的原因。患鸟羽毛松弛,形体消瘦,精神委靡,粪便黏稠,带黄白色黏液,有恶臭。如不及时治疗,病鸟会衰竭而死。
防治方法:肠胃病的关键是注意饲料和饮水的清洁。患鸟应移到温暖避风处隔离治疗。每天用痢特灵0.2-1毫克溶于糖水中滴喂.连喂3天。或用1-2毫克磺胺甲基嘧啶连续饲喂5天。此外,饲料中可加人适量木炭粉,以吸收其肠胃中的毒素。还可用矽炭银片10-20毫克,研碎,塞人鸟口中,然后用25%菊萄糖水1毫升徐徐滴入口中,见有吞咽动作后,才能继续滴入,否则会呛入长管中。每日2次,连续3天。痢特灵(呋喃唑酮)0.2-1毫克溶入1毫升25%的葡萄糖水中,用滴竹滴口服,每日用2次,连服3天。痢特灵有毒性,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大蒜是常用的土药,以0.5毫克或1克捣碎口服,每日2次。
6.尾脂腺炎
鸟尾部的尾脂腺,分泌出一种油脂.供鸟擦拭羽毛。鸟受到惊吓、尾脂腺受伤感染或因中暑、感染以及饲料或饮水缺乏等原因,都能引起鸟尾脂腺炎症。患鸟精神委靡,羽毛蓬松,食欲减退,尾脂腺红肿发热,并有白色脓状分泌物。
治疗方法:先用碘酒对尾脂腺进行消毒,然后用消过毒的钢针将尾脂腺刺破,用手指自前至后挤出尾脂腺里的浓状粘液,使之通畅,直至冒出点血为止,然后再涂上碘酒。应将患鸟放在静处喂养,注意防寒,亦不能受热,并喂以营养较高的饲料。
7.便秘
观赏鸟出现便秘往往是由于饮水不足或长期缺乏脂肪性饲料和青饲料。小鸟因生活环境中缺乏沙砾。不能帮助其消化,也会出现便秘。便秘的观赏鸟在排粪时羽毛松立,嘴部张开,显得疲惫无力,急躁不安,时见有排粪状,但不见粪便。
防治方法:在鸟的粪便还不十分干硬时就注意调整饲料,可以在饮用水中加些蜂蜜。如果还不起作用.可以直接给它灌服4-5滴植物油。如鸟儿便秘特别严重,可将蓖麻油用滴管插进肛门.漱入数滴即可。
8.输卵管炎
种母鸟腹部隆起有时为输卵管发炎所致,初期鸟逐渐消瘦,偶尔有白色炎症物随粪便排出体外,继而炎症物逐渐变硬,使输卵管组织膨大变脆硬.进而进裂.影响日后产蛋,须尽早发现以防造成不能产蛋。
9.真菌性疾病
饲养环境多尘、潮湿,或接触发霉变质的饮料、巢料、巢材,常会引起鸟的曲霉菌病。长时间的抗生素治疗、维生素A缺乏、误食腐败食物是鸟的念珠菌病的诱因。
治疗方法:5一氟胞嘧啶、酮康唑、制霉菌素等。给药方法可用混饲、饮水、喷雾、注射等。
10.曲霉菌病曲霉菌病
病原是曲霉菌属的一些真菌。发霉的饲料和垫料是曲霉菌的主要来源。症状表现在呼吸系统,出现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呼吸次数增多,有时出现两翅扇动,有的病例鼻子流出清稀的或黏稠的分泌物,眼睑肿胀,结膜发炎。
防治方法:搞好环境卫生.保证鸟舍于燥和通风;经常更换和翻晒垫料,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可用制霉菌素,按照每千克饲料150万单位喂服,连用5-7天。
11.细菌性疾病
观赏笼鸟的细菌性疾病在很多情况下都由革兰氏阴性肠杆菌科的细菌引起,其中很多都属于条件性致病菌。此外,结核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及芽胞杆菌常能引起某些鸟的疾病。当鸟发生细菌性疾病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试用以下药物:
1.硫酸丁胺卡那霉素为广谱抗菌素。以每千克体重15毫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7天。
2.羧节青霉素为广谱半合成的青霉素。每千克体重150毫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7-10天。
3.头孢氨嘧啶为头孢类抗生索。肌肉注射的用量为每千克体重100毫克,每日2次,连用7天。
4.氯霉素为广谱抗生素。琥珀酞氯霉素用于肌肉注射时每千克体重80毫克,每天2次,连用7天;棕搁酸氯霉素用于口服,每千克体重50毫克,每天3次,连用7天。
5.金霉素为广谱抗生素。按0.01%一0.06%的比例与饮料充分混合后喂鸟,连用2-3天。
6.强力霉素属长效、高效、广谱抗生素。按0.005%-0.01%的比例与饮料混合后喂鸟,连用2-3天。
7.庆大毒素为广谱抗生素。按每千克体重10毫克肌肉注射,每天1-2次,连用5天。
8.吠喃西林为广谱抗生索,也用于球虫病的治疗。按0.005%一001%的比例拌料喂饲或以0.005肠的溶液饮水,均需连用7天。
9.土霉素用法同金霉索。
10.壮观霉素(治百炎)对细苗和露形体有效。按0.1%的比例配成溶液饮水,连用2-5天。
11.复方新诺明为广谱抗生素。按每千克体重75毫克口服,每日2次。连用7天。
12.泰乐菌素对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及净创移体均有效。以0.05%水溶液饮用,连用2-5天。
12.体内寄生虫病
口腔内分泌物多,喉部有黄白色斑,难以吞食饲料。
防治方法:可用驱虫净2-3毫克滴灌,以驱杀体内寄生虫。
13.脂肪过多症
症状是肥胖,动作迟缓,过度肥时体重可能是平时的两倍,上栖架十分吃力,饮水量大,肛门常污染。野生鸟笼养后,受到环境的限制,运动量较在野外大为降低。由于缺少锻炼,又长期过多地摄食油脂性饲料,容易使鸟体内存储脂肪过多而患脂肪过多症。患脂肪过多症的玩赏鸟,体形肥胖,吹开腹部羽毛能看到皮下一层黄色脂肪,行动迟缓,不再鸣唱,稍一飞即呼吸急促,有的鸟甚至在跳跃过程中突然衰竭而死。
防治方法:一是要限制鸟类的饮食,特别是减少饲料中菜籽、苏子、昆虫、蚕蛹粉等油脂性饲料和背养粉料的分量,增加青绿饲料的分量。二是增加鸟类的运动址,每天可诱使鸟在笼中飞扑跳跃几次,并逐渐延长每次的运动时间。
六、唾液会传播哪些疾病?
通常来说,可以通过唾液来传染大多数的疾病,例如大多数的病毒性疾病,如,甲肝病毒,乙肝病毒等,各种流行性感冒病毒,腮腺病毒,手足口病毒等,但是例如艾滋病就不会通过唾液传播。但是例如结核病,脑脊髓炎,出血热等病毒也会由唾液传播
七、蚊子传播的疾病有哪些?
蚊子传播的疾病,包括有疟疾,主要由按蚊传播,发病特点为周期性寒战、高热、出汗热退。还有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以及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
八、唾液传播的疾病有哪些?
唾液能够传播的疾病有呼吸道传染疾病,这种疾病是传染比较快也比较广泛的一种疾病,比如感冒,水痘等都可以通过唾液来进行传播,而且还比较容易被传染。甲型肝炎病毒也是可以通过唾液来传播的。同时也要注意在吃饭的时候不要有唾液的接触。还有一些性病也是会通过唾液来进行传播的。
九、蝙蝠真的会传播疾病吗?
如果问你这样一个问题:最成功的哺乳动物是什么,你会如何回答?如果从单一物种的发展高度来看,无疑是我们自己,但是如果只比较物种个体的数目,答案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既不是人类也不是家畜,甚至连老鼠都排不上,而是夜间在天空飞舞的那些小东西——蝙蝠。
▲它们的翼是五个手指组成的所以叫翼手目
蝙蝠作为唯一冲入天空的哺乳动物,它们在鸟类霸权的天空硬是撕开了一道口子,将夜幕占领,成为了继昆虫、翼龙、鸟类后第四类飞行的生物。正如1914年8月30日德军空袭巴黎,让人们看到了历史上第一次战略轰炸时表现出的巨大优势,会飞在生物中也有着巨大的优势,蝙蝠就是靠着丰富而营养的飞虫食物过得极其滋润,翼手目虽然在生物学分类中只是一个小分支,但是独占了哺乳动物五分之一的总量,非常繁荣。
▲最大的蝙蝠洞有超过2000万只蝙蝠
人类与蝙蝠都很异类
可为什么很多瘟疫与蝙蝠都有关呢?为啥蝙蝠就没被这些病毒给弄死呢?真的就只有蝙蝠体内病毒特别多吗?
这是真的,来自蝙蝠的病毒比来自其它动物的要多得多,这得说到蝙蝠的一些“绝活”,是这些特性让它们成为了成功的物种,也是这些特性让蝙蝠成了专养病毒的“毒蛊”。
▲一堆小蝙蝠,如果不考虑生命安全其实还挺可爱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生物学常识,对于恒温动物来说,体型越大一般寿命也会越长,心跳越慢。比如大象的心跳只有每分钟26次,平均寿命60年;蓝鲸的心跳可低至每分钟2次(潜水时),平均寿命80岁;而且老鼠心跳可达500次每分钟,寿命只有区区3年。
这是因为体型小散热会非常快,因此需要更高的新陈代谢速度以维持体温,蝙蝠同样如此,它们因为需要飞行,能量消耗与体温维持的挑战更大,所以需要更强的新陈代谢速率,飞行时的蝙蝠心率可高达800~1000次每分钟。
那么问题来了,请问和老鼠差不多大小的蝙蝠寿命大概是多少呢?如果按规律推算的话……怎么着也得小于3年吧……
▲小鼠
相信你之前已经注意到了一个事实,人类的平均年龄有70岁,但是平均心跳却很少有低于60次每分钟的,这是因为人类是一个异类;同样的,蝙蝠也是个异类,它们拥有不合常理的超长平均寿命——30年!
这是怎么回事呢?大约在500万年前的一次基因突变中,蝙蝠获得了修复基因的本领,所以它们的体细胞能以远超一般动物极限的次数分裂(人类的体细胞通常分裂次数为50~100次)。
最强的免疫造就最大的毒蛊
这可就厉害了,既然已经不怕细胞分裂磨损了,那还不可劲造?于是蝙蝠将体温提高到了40℃,拼命地燃烧卡路里,还将自己的免疫系统调成了“常开模式”。
要知道,我们人类的免疫系统全开模式就是“发烧”,这是为了用高温消灭多数病原体的应激身体状态,如果常时间处于这种高温中身体是受不了的,所以我们的免疫系统有一个启动时间,在被病原体激活后才开始工作,有时候一些猛烈的病原体就可以在我们免疫系统还没有来得及反应的情况下一举击入,将人打倒。
再看看人家蝙蝠,生活就是发烧,发烧就是生活,完全没问题!所以它们拥有哺乳动物中最活跃,最强力的免疫系统,就算是非常厉害的细菌病毒也奈何不了它们。例如在北美,狂犬病已经从猫狗体内完全消灭了,但也偶尔会出现狂犬病患者,正是来自蝙蝠咬伤(还好中国的蝙蝠不咬人)。
▲北美吸血蝠
不过免疫系统强大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将所有病原体消灭干净了,而是将这些这些病菌压制住了。那么可以想像,在蝙蝠免疫系统强力镇压下的病菌会受到超常的“锻炼”,在强大的选择压力下变得更“强大”、更“邪恶”。
这与滥用抗生素诞生的“超级细菌”类似,蝙蝠的身体反而成了培养“超级病原体”的容器,蝙蝠自己倒是没事了,但是却把其它动物给坑惨了。蝙蝠还会到处飞,传播病菌的能力比一般的动物也要强很多。
▲本次的冠状病毒蛋白质
而且更重要的是蝙蝠是哺乳动物,一般来说生物在进化上的亲缘越远就越不容易共患疾病,比如鸟类虽然也是恒温动物,但因为它们是恐龙的后代所以只有很少的病可以从鸟类传播到人身上(禽流感)。相对来说蝙蝠体内的病菌就相当致命了,只需要一点小小的变异,就可以传播到其它野生动物,在经由野味市场传播到人群中来。
▲真的没必要为此将所有人置于危险之中
不接触野生动物是最好的选择
想消灭蝙蝠是不可能的,随便一个山洞中都有数百万中蝙蝠。所以最好的防控方法还是远离野生动物(无论是非法捕食还是任何形式的接触)。我们不知道蝙蝠体内还有多少潜伏着的可怕死神,不过只要管住自己的口腹之欲,就可以基本保证安全。
我是酋知鱼,一条躲在家里瑟瑟发抖的科学作者,欢迎关注!
十、下列哪些疾病不是蚊子传播的?
答案C解释: 蚊子是一类十分重要的蚊血昆虫。
它的刺叮吸血固然会引起严重的骚扰,然而更为严重的是它能传播多种疾病。
人被蚊叮咬而感染的疾病有疟疾、淋巴丝虫病、黄热病、西尼罗河热、东方马脑炎、西方马脑炎、委内瑞拉马脑炎、圣路易马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塞孔肯雅热等,统称蚊媒病。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人体引起的疾病,蚊子的刺叮吸血将病人血中的疟原虫传给健康人,使健康人染上疟疾。
疟疾流行呈世界性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最广。
全世界受疟疾威胁的人口高达16亿以上,而非洲每年死于疟疾的儿童超过100万。
所以蚊子传播疟疾已成为世界公害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