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谷子秃尖怎么回事?

57 2025-02-28 22:24 admin

一、谷子秃尖怎么回事?

1.1谷子本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谷子是白花授粉作物,长期自交自然会出现许多不孕小花,从而形成空壳。另外,后开的花为劣势花,养分竞争的能力差,也容易形成秕谷。生产上,由于种性退化造成秕谷率高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某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常栽培,由于根系活力降低,在灌浆期谷子尚未成熟之前,植株早枯死。养分停止向籽粒输送,造成大量秕谷。

1.2营养不良形成秕谷

有机营养状况对谷子结实率具有很大影响。即营养充足,绿叶数越多,叶面积越大,净光合生产率越高,干物质积累速度越快,成粒率就越高,秕谷率就相对较低。

矿物质营养不足也是引起秕谷发生的主要原因。氮、磷、钾营养的供应状况对营养器官和结实器官影响很大,特别是在谷子拔节后至抽穗前半个月左右的穗分化期,若氮素不足,极易形成秕谷。钼、铁、硼等微量元素的缺乏也会使秕谷率提高。

1.3水分及温、湿度的影响

干旱是形成秕谷的主要因素。谷子耐旱性较强,但主要是指苗期而言。谷子一生中的需水规律可概括为“前期宜湿、后期怕涝”。谷子在拔节后耐旱性减弱。从拔节至开花是谷子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若此时水分不足,易造成“胎里旱”和“掐脖旱”,严重影响穗粒数,此期是谷子增粒的水分临界期;灌浆初期到盛期仍需较充足的水分,此时缺水,使谷穗变小,形成秃尖瞎码,秕谷率大大提高,影响产量。因此,此期是谷子保粒的水分临界期。灌浆后期到成熟,双表现为怕涝,田间长期积水时,影响根系的呼吸和吸收功能,也同样使秕谷增加。

二、谷子成熟早怎么回事?

大家都在问

谷子促早熟是什么原因?

播种时有足够的农家肥和化肥做种肥,追肥可以推迟到抽穗期。播种时无种肥或种肥数量少,追肥要提前到拔节期。追肥用量大时,每0.067h㎡多于10kg,要分期追施7~8叶时追施硝酸铵7.5~10kg,孕穗时追施10~12.5kg。追肥用量少时,每0.067h㎡不足5kg,可在拔节期一次追施。谷子抽穗时追施硝酸铵或尿素不会造成贪青,反而有促进早熟作用,特别是在地力差的及脱肥的地块,每0.067h㎡追施7.5~10kg硝酸铵,可增产15%以上。

谷子的追肥原则是,薄地多追、肥地少追、密处多追、稀处少追、肥地前轻后重、瘦地前中后轻。叶面喷施是补充谷子后期营养的有效措施。喷施磷酸二氢钾2~3次,每次150g,防止倒伏。谷子耐旱怕涝,雨水丰沛年份生育期间一般不用浇水,遇到大雨要注意及时排水。降雨较少时,有水浇条件的可在孕穗期、开花灌浆期浇水1~2次。在病害方面春谷区主要防治白发病,夏谷区主要是防治谷瘟病和线虫病,可通过包衣和拌种实施。

觉得有用点个赞吧

三、谷子烂心怎么回事?

造成谷子烂心的主要原因是须蝽象成虫刺破了玉米的茎叶,从而传入了病毒。病毒大量侵入繁殖,导致谷子烂心。受冬季环境影响,须蝽成虫的成活率比较高,到了夏季时虫卵孵化新的成虫,数量增多。须蝽喜欢寄生取食,而谷子茎叶中的含糖量较高。在须蝽虫吸收茎叶的汁液时会把自身的病毒传给谷子,产生危害。

四、谷子分蘖是怎么回事?

分蘖是小麦、水稻等禾谷类作物的重要特性,分蘖期是采取措施对分蘖数量进行促控,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增长根系的重要时期。

早期生出的能抽穗结实的分蘖称为有效分蘖,晚期生出的不能抽穗或抽穗而不结实的称为无效分蘖。有效分蘖与单位面积的穗数直接有关。  

如小麦的分蘖数要受水、 肥、 光照、 温度、农业措施等多种条件的影响。

五、谷子出分枝怎么回事?

谷子一般品种是不分叉的。分叉的多是牛草(部分地区对像谷苗又不是谷苗的草的称呼)但也有分叉的谷种,请注意鉴别。也有可能是谷种退化,分叉的变成牛草,如果谷苗够多,就把分叉的直接拔除。

谷子根部多余的叉与主茎争营养,争水份,而且还影响谷田的痛风透光度。过多的枝叉会导致谷子梗细弱,容易造成倒伏和谷穗短小,从而影响谷子的产量。对此完全可以实行手工掰叉,虽然劳动量大,但这是最好的办法。

六、谷子谷穗白尖怎么回事?

谷子白发病的病原菌为禾生指梗霜霉菌,属真菌病害,是严重影响谷子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谷子白发病为系统性侵染病害,从发芽到穗期陆续显症,且不同时期表现不同的症状。种子萌发过程中被侵染,幼芽变色扭曲,严重时导致腐烂,可造成“芽死”;出苗后至拔节期发病,植株叶片正面产生与叶脉平行的苍白色或黄白色条纹,背面密生粉状白色霉层,称为“灰背”;除形成灰背外,还可形成正面黄色,背面褐色,边缘深褐色,形状不规则的局部黄斑症状,田间湿度大时,病斑正面和背面亦密被游动孢子囊形成的白色霉层;灰背病株继续发展,抽穗前,病株顶部2~3片叶丛生,叶尖或全叶黄白,心叶抽出后不能正常展开,而是呈卷筒状直立,称为“白尖”;白尖变褐枯死,病株直立田间,形似“枪杆”;枪杆顶部的叶片组织纵向分裂为细丝,内部包被的黄褐色卵孢子散落,残留灰白色卷曲的纤维束,即是白发病的典型症状。有些病株虽能抽穗,但穗多呈畸形,内外颖变成叶片状,谷穗形似刺猬,所以称为“刺猬头”或“看谷老”。

白发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是主要初侵染源。灰背时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进行再侵染。

七、谷子幼苗卷心怎么回事?

1、谷苗卷心是谷子白发病,也就是谷子霜霉病,这种病害是一种系统性侵染病害。发现病株防治就晚了,要及时拔除。对于谷子白发病的防治,选用抗病品种,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3%的瑞毒霉拌种,实行三年以上的轮作换茬,及时拔除病株。

2、谷苗卷叶,是天气原因,刚栽的谷苗天气太热温度过高,就会卷叶。这种情况一般没有什么问题,只要田里有水。到了晚上或者过几天就正常了。

八、碾的谷子发白怎么回事?

温湿度、耕作条件、播种深度和品种4个方病害发生的原因,。

土壤带菌是主要越冬菌源,其次是带菌厩肥和带菌种子。

造成谷子白发害的原因:.环境湿度大、病菌积累多、种植感病品种、防治缺乏,导致田间病菌数量逐年累积。考虑谷瘟,钻心虫等危害造成白穗,建议叶面喷施高效氯氟氰菊酯+春雷霉素等药剂进行综合防治

九、粮库谷子温度太高怎么回事?

向粮食道内鼓风。粮食在储藏期间,储粮温度不正常的上升现象,称为粮食发热。用手探入粮堆内,觉有凉气的属正常;有热气的表明已发热;觉得烫手的,即为高热。当然,最准确的方法还是使用温度计经常测量粮堆内的温度,发现其有不正常的升高现象,即为发热。引起粮食发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粮食微生物进行生命活动的结果,即由于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旺盛的呼吸作用,同时产生大量的能量,而这些能量大部分以热量的形式被释放到粮。

十、谷子穗有黄色的怎么回事?

稻谷收获期间如遇高温多雨或未能及时脱粒干燥,湿谷堆积在一起,米质容易被沤黄,胚乳呈黄色,形成黄粒米。

储藏中如通风时机掌握不当或通风后温度不均,稻谷发热也会出现黄粒米。

稻谷的水分越高,发热次数越多,出现黄粒米越多,储存年限越久黄粒米越多,黄粒米直接影响粮食色泽、气味及食用品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