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母比例
鹅自然繁殖时的公母比例与品种的关系较大,公母比例合适,才能够获得高的种蛋受精率。不同品种公母比例不同,一般为1:(3~5)。公母比例不是越小越好,公鹅太多,不仅浪费饲料,还会互相打斗、争配,影响受精率,但是公鹅太少也会影响受精效果。产蛋旺季公母比例宜小,当产蛋率明显下降后,可扩大公母比例。天气寒冷的冬天或早春,老龄公鹅,饲养水平不高,公母比例要相应缩小。在生产实践中,公母比例的具体大小,要根据种蛋受精率的高低及时进行调整。
2.自然交配
就是将选择好的公鹅,按比例放到母鹅群中,进行自由交配。达到性成熟的种鹅,表现出求偶行为。一般是公鹅向母鹅求爱,大群饲养,会发现几只公鹅争配同一只母鹅。公鹅求爱时,颈向前伸,紧贴地面,同时头颈不停作弧形运动,小步靠近母鹅,发出“哦哦”叫声。鹅的交配一般都是在水中进行并完成的。如皖西白鹅的交配过程是:公鹅追逐母鹅,公鹅用嘴咬住母鹅头颈部的羽毛,伏在母鹅背上,将母鹅压入水中,公鹅尾部下压,母鹅尾部上翘。当公母鹅泄殖腔靠近时,公鹅猛烈弯尾并向前冲进行交配。随后公鹅从母鹅体侧翻下,摇动尾显示出极其愉快的样子,母鹅身体露出水面,扇动翅膀,抖落身上水珠,整个交配过程需5~15分。
公鹅的交配行为集中发生在每天上午的8~11点和下午的4~7点,其他时间基本上没有性要求和交配行为。早晨9点以前,公鹅性欲最旺盛,精液品质最好。健康公鹅在晴天上午能配种3~5次,生产中,要充分利用上午头次开棚放水的有利时机,使母鹅获得配种机会。天气的变化会影响到公鹅的性行为,一般晴天交配次数多于阴天。
3.配偶组群
鹅在自然交配繁殖时,其配偶组群是否正确合理,关系到鹅产蛋性能的发挥和种蛋受精率的高低。公母鹅之间的配种繁殖,不像鸡、鸭等家禽能立刻配合繁殖。公母鹅具有一定的择偶性,它们在配种前,彼此必须相当熟悉,才能和睦相处。不但公母之间是这样,而且在同一配偶组群内的母鹅之间也是这样。一般公鹅与母鹅在进行配种交配前,必须有数天共同相处的时间,才可望获得高的受精率。另外,多数公鹅对长期关养在一起的母鹅表现厌伴反应,这时一旦接触附近的其他母鹅则会发生性欲冲动,拼命调情求偶。但对完全陌生的异性,表现出性冷淡。
种鹅的具体组群方法有大群配种和小群配种。在生产中,大群配种比较多见,在一大群母鹅内,按合理比例放人一定数量的公鹅进行配种。这种配种方法,管理比较方便,但是问题不少,往往会出现个别称雄的公鹅,霸占大部分母鹅,而它的配种能力有限,限制其他公鹅交配,造成受精率下降。这时饲养者常把这只公鹅淘汰,但这不是好的办法,因为群中还会出现称雄的公鹅,而且称雄公鹅的配种能力较强。好的办法是正确分辨鹅的性别,尽早确定“配偶组群”。在同一个配偶组群中,公母鹅相处时间越久越好,尽可能在早期组成公母比例适当并能和睦相处的配偶组群。
小群配种只用1只公鹅与几只母鹅组成1个配种群。这种配种方法受精率较高,但管理费用高,大都用于专业育种场,后代的血缘较清楚。在国外有种个体圈养配种法,即把公母鹅都养在个体圈内,配种时将1只公鹅放入母鹅圈中或将1只母鹅放入公鹅圈中,让其1:1配种,这种方式后代血缘更清,受精率更高。国内一些养鹅者针对公鹅对长期厮守母鹅具有厌伴现象,公鹅又对陌生母鹅有性冷淡的情况,提出性隔离饲养法。白天让公母鹅在一起放牧戏水,晚上把它们隔开关养,让其同屋不同栏,虽彼此熟悉,互相能听见叫声,但晚上不同栏,造成公母鹅之间夜晚的性隔离、性饥饿。这样,白天交配频率大大提高。据观察记录,受精率可提高10%~15%。
4.人工辅助配种
人工辅助配种实质上还属于自然配种,是提高受精率的一项有效措施。有时公鹅体型大或母鹅体型小,可利用这种方法。人工辅助配种关键是对母鹅的保定,便于公鹅进行交配。这种交配方法时间在母鹅产完蛋后,立即固定下来,所以也称为“热配法”。操作人员蹲在母鹅的一侧,双手抓住母鹅的两腿保定,防止交配时左右摇摆。也可以左手捉住母鹅右脚,右脚轻踏母鹅左脚来进行保定。保定时注意使母鹅头朝操作人员、尾部朝外,公鹅就会主动过来交配。公鹅跳到母鹅背上,用喙啄住母鹅头顶羽毛,尾部向前下方紧压,母鹅尾部上翘。公鹅双翅张开时,阴茎插入母鹅泄殖腔内并射精。这时,最好能在公鹅尾部轻压一下,使射精部位更深,进入阴道,效果更好。因为热配时,母鹅产蛋后泄殖腔开放,受精率很高。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