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渤海的鱼类受到核污染了吗?

150 2023-11-21 19:17 admin

一、渤海的鱼类受到核污染了吗?

受到了核污染

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发生至今已经过了 11 年,当地食品安全仍然令人担忧。此前,福岛县近海捕获的一种叫 " 许氏平鲉 " 的海鱼中屡次被发现放射性物质严重超标,也一度被暂停上市销售。

许氏平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但其养殖地和销售地,主要集中在渤海、黄海和东海海域的沿线地区。虽然渔业专家称中国许氏平鲉安全,但受日本辐射鱼影响,价格也大幅下跌。

二、大海里有哪些被污染的鱼类?

深海中的食肉鱼

很多人都觉得大海里面的鱼应该很干净,其实不是这样的,大海是最脏的地方,地球上所有地垃圾和污水最后都排到了大海里面,大海的水质没有你想的那么单纯,特别是一些生长在大海里面的生物,他们也慢慢地适应了这种水质和环境,一些大型的鱼虽然是深海生长但是他要吃食物才能长大,大海的食物链就是大吃小,小吃沙子。

三、渤海湾鱼类污染严重不?

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环渤海经济圈,数十年来源源不断将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和其他污染物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势头倾泻入海,使渤海从天然优良的养鱼池变成了藏污纳垢的臭水坑——原本是多种重要经济鱼类产卵场的渤海三海湾,莱洲湾、渤海湾和辽东湾,由于严重的污染,现在均已基本丧失产卵场功能。

四、污染比较小的淡水鱼类有哪些?

在淡水鱼类中,草鱼、鲢鱼等主要吃水生植物,污染比较小,所以相对安全。

通过鱼的眼球部位,也可以辨别出鱼肉的新鲜,看上去非常饱满,而且清亮透明的鱼,就比较新鲜一些,对于看上去比较浑浊的,就说明很不新鲜,大家一定要远离。

对于摸上去非常有弹性的鱼,这是非常新鲜的,如果摸上去软软的,有塌陷感,说明不新鲜了,再便宜也不要购买,否则进入人体以后,会引发很多慢性疾病。

五、排放核污染海洋鱼类还能吃吗?

不能吃,因为海里的鱼被核污染了。

六、日本核污染区有哪些变异鱼类?

一、蓝色的鱼 日本属于岛国,自然渔业发达,渔民也时长出海捕鱼。但是经过福岛核泄漏事件以后,渔民们经常能够捕捞到浑身蓝色的鱼,连内脏都是蓝色的。

二、狼鱼 这种鱼在日本属于常见的鱼,不过在福岛核泄漏之前,渔民们从来没有捕到过如此巨大的狼鱼,模样十分狰狞,看着很恐怖。

三、鲍鱼 这种收到辐射影响的鲍鱼个头要比普通的鲍鱼大两三倍,里面的肉也更多,但是却没人敢吃。

七、十大相似鱼类?

  1、哲罗鲑

  最大尺寸:成年体最大的重量在50公斤左右,长达2米左右

  栖息地区:全世界现存五种,分布于亚洲北部和欧洲的多瑙河流域

  世界自然保护红名单濒危程度排名:易危

  种群数量:不详

  主要天敌:过度捕捞、环境污染

  2、湄公河巨型鲶鱼

  最大尺寸:118英寸(300厘米),661.4磅(约合300公斤)

  栖息地区:湄公河沿岸、东南亚地区

  世界自然保护红名单濒危程度排名:高度濒危

  种群数量:不详,仅在2006年捕获过一尾

  主要天敌:过度捕捞、野生栖息地萎缩

  3、密西西比匙吻鲟

  最大尺寸:连同头部骨板87英寸(约合221厘米)

  栖息地区:密西西比河沿岸、北美地区

  世界自然保护红名单濒危程度排名:易危

  种群数量:2001年的相应研究估计为1353尾

  主要天敌:过度捕捞、野生栖息地萎缩、环境污染

  4、欧洲巨鲶

  最大尺寸:197英寸(约合500厘米),675磅(约合306公斤)

  栖息地区:广泛分布于欧洲和亚洲

  世界自然保护红名单濒危程度排名:不濒危

  种群数量:不详,数量较大

  主要天敌:

  5、鳄雀鳝

  最大尺寸:120英寸(约合305厘米),300磅(约合136公斤)

  栖息地区:密西西比河沿岸、北美洲

  世界自然保护红名单濒危程度排名:未包括

  种群数量:大量

  主要天敌:无

  6、尼罗河鲈鱼

  最大尺寸:79英寸(约合200厘米),441磅(约合200公斤)

  栖息地区:非洲尼罗河流域

  世界自然保护红名单濒危程度排名:未包括

  种群数量:大量

  主要天敌:环境污染

  7、巨型淡水黄貂鱼

  最大尺寸:197英寸(约合500厘米),1323磅(约合600公斤),不含尾巴身体长度达到95英寸(约合240厘米)

  栖息地区:湄公河沿岸、东南亚地区

  世界自然保护红名单濒危程度排名:易危

  种群数量:不详

  主要天敌:过度捕捞、环境污染

  8、巨骨舌鱼

  最大尺寸:177英寸(约合450厘米),441磅(约合200公斤)

  栖息地区: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世界自然保护红名单濒危程度排名:数据不详

  种群数量:2004年估计值为150000尾

  主要天敌:过度捕捞

  9、澳洲淡水鳕鱼

  最大尺寸:79英寸(约合200厘米),250磅(约合113.5公斤)

  栖息地区:澳大利亚默瑞河沿岸

  世界自然保护红名单濒危程度排名:濒危

  种群数量:不详

  主要天敌:过度捕捞、野生栖息地萎缩

  10、暹罗巨鲤

  最大尺寸:118英寸(约合300厘米),661.5磅(约合300公斤)

  栖息地区:东南亚湄公河流域

  世界自然保护红名单濒危程度排名:未包括

  种群数量:不详,仅在2000年捕获过10尾

八、十大抗癌鱼类?

十大抗癌的鱼类排名如下:

10、鲫鱼

鲫鱼,属于鲤科、鲫属鱼类,适应能力较强,但是生长速度较缓慢,从鱼苗长到重量3两左右,差不多需要2、3年的时间,因此我们平时看到的野生鲫鱼,个头都比较小。也是最抗癌的一种鱼,经常很多慕名前来。

九、十大鱼类?

一、白条

又叫餐条。体型较小,属初级淡水鱼,是低海拔常见之鱼类,喜欢群聚栖息于溪、湖及水库等水之上层。四至十月均可垂钓,尤其是夏天的傍晚时间最佳,可采用拉饵钓浮。钓点:江河溪流浅水滩,植物屑渣浮水面。上河流水灌下河,瀑布下面鱼儿欢。支流水域或沟岔,浮萍水草空隙间。农民洗菜淘米处,这些都是好钓点!

二、翘嘴

又叫撅嘴链子。体型较大,属凶猛的肉食性上层鱼类,行动迅猛,善于跳跃,性情暴躁,容易受惊。可采用拉饵、搓饵钓浮,也可用小鱼、小虾肉挂钩垂钓。喜欢在河湾、湖湾、港岔等浅水、缓流、水草多、昆虫多的水域,也经常在有人洗菜、淘米的水域和进水口觅食。

十、十大保护鱼类排名?

第十名 大西洋比目鱼

大西洋比目鱼( Hippoglossus hippoglossus),学名庸鲽,产于北大西洋,是扁平鱼类中最大的一种。

大西洋比目鱼:副捕捞受害者

它们可以长到50岁,体长可达2.5米,体重在300公斤以上。由于性成熟时间晚(10-14岁),所以种群结构特别容易因为过度捕捞而遭到破坏。

在底层拖网捕鱼时,大西洋比目鱼底栖的特性让它们很容易作为一种捕捞副产物而被渔民捕获。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第九名 条纹平鲉

条纹平鲉(Sebastes fasciatus),又叫大西洋红鱼,生活在北大西洋,活动范围在海面深度70-600米。

这种鱼类的体长可以长到50cm,寿命可达50岁。

条纹平鲉要到8-9岁才性成熟,过去10年来的拖网捕捞导致大量条纹平鲉在没有开始繁殖前就被捕获,这对条纹平鲉种群的延续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再加上当地海域的海盗和渔民违反法律进行非法捕捞,导致对这种鱼类的保护一直无法有效地展开。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第八名 胸棘鲷

胸棘鲷(Hoplostethus atlanticus),在国内的商品名为长寿鱼、橙鲷鱼,主要产自新西兰,澳大利亚,南非以及我国台湾东港海域。

长寿鱼:超长的寿命使它受到灭绝的危险

这是一种寿命很长的鱼,它们可以活到150岁以上。也正是因为寿命长,它们要在20-32岁的时候才到达性成熟。当过多的幼体被捕捞后,整个种群的数量也会随之快速下降。

胸棘鲷的营养价值非常高,鱼肉含有人体所需的而是多种微量元素,而且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但在经过20多年的商业捕捞后,这个物种的数量大幅下降。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第七名 冬鳐

冬鳐(Leucoraja ocellata)是一种很炫酷的鱼类,它们能够放电眩晕猎物或者震慑食肉动物。主要产地是大西洋西北部。

冬鳐可以长到1.5米长,寿命大约是20年,但它们的性成熟很晚,要到11岁才开始繁殖。

这种鱼可以制成饲料行业所需的鱼粉,也可以作为龙虾养殖的诱饵,因而被大量的捕捞,随着过度捕捞的持续,这个物种的数量也在大幅减少。上世纪80年代,这个物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CR),之后人们对它们开始进行保护。

根据2017年的一项调查,目前这个物种的种群恢复良好,没有再遭受过度捕捞。但它们较短的寿命和较晚的性成熟年龄导致这个物种的种群结构仍然很容易被破坏,需要继续进行保护。

目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第六名 稀棘平鲉

稀棘平鲉(Sebastes paucispinis),生活在东太平洋阿拉斯加至墨西哥加利福尼亚海域,栖息在岩石底质底层水域。

这种鱼体长可达90厘米,虽然只需要长到4-5岁就可以进行繁殖,但随着近几年来洋流和温度的变化,稀棘平鲉的幼鱼存活率越来越低。

虽然目前已经全面禁止了对这种鱼类的捕捞,但科学家们估计,即使完全不进行捕捞,这个物种也需要差不多100年的时间才能将种群恢复到正常。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第五名 欧洲鳇

欧洲鳇(Huso huso)生活在欧洲北部的淡水区域,其体型在所有淡水鱼类中位列前茅。

成年欧洲鳇的体长可以长到7米,体重超过1吨,它们寿命很长,可以活到100岁以上。

它们的卵被称为“真正的鱼子酱”,一条成年的雌性欧洲鳇一次可以产200公斤的卵,所以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这也导致了过度捕捞。

欧洲鳇的鱼子酱非常受欢迎

除了捕捞压力外,欧洲鳇还受到栖息地减少的影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欧洲鳇失去了90%的产卵水域。预计其数量还会继续下降。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度濒危(CR)

第四名 欧洲鳗鲡

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主要分布于北大西洋、波罗的海和地中海,它们面临着独特的生存挑战。

欧洲鳗鲡在海洋中产卵,所以他们会在海洋里孵化出来,然后他们会向内陆的淡水游去。当它们达到性成熟后,在6到30岁的任何时候,他们都可能返回大海产卵,产完卵后,欧洲鳗鲡就会死去。

向内陆游去的小鳗鱼

当它们去往海洋繁殖的路线暂时受阻时,它们会选择回到淡水生活(不进行繁殖),等待下一次的繁殖之旅,那些终生不繁殖的欧洲鳗鲡可以活到50岁以上。

这种不寻常的繁殖行为,意味着任何在海上捕获的活的欧洲鳗鲡都还没有产卵,过度捕捞很容易对欧洲鳗鲡造成灭顶之灾。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度濒危(CR)

第三名 巨石斑鱼

某种意义上来说,海洋中所有石斑鱼的生存都在受到威胁,但巨石斑鱼受到的威胁尤其严重。

巨石斑鱼可以分为两个物种,一种是大西洋的伊氏石斑鱼( Epinephelus itajara),还有一种是东太平洋石斑鱼(Epinephelus quinquefasciatus)。

顾名思义,巨石斑鱼体型较大,最大的个体能长到2.5米以上,体重超过360公斤。

伊氏石斑鱼

由于它们繁殖时间很短,所以繁殖的后代较少,在捕捞过程中,幼鱼又很容易被捕获,因此这个物种的种群数量在过去几年里快速下降。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度濒危(CR)

第二名 马耳他鳐

马耳他鳐( Leucoraja melitensis),今天只有在西西里海峡(意大利和突尼斯之间)才能看到这种稀有的鱼类,它的生活海域范围还在一直缩小。

和其他的鳐类一样,马耳他鳐生长缓慢,性成熟晚,后代数量很少。

马耳他鳐并不是商业捕捞船的目标,但它们很容易被意外捕获,然后它们会被继续扔回水里,在海里自生自灭。

再加上当地政府对此反应迟缓,因此这个物种的数量才会一直减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度濒危(CR)

第一名 蓝鳍金枪鱼

蓝鳍金枪鱼( Thunnus thynnus)分布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温带及热带海域,我国的东海也有,它可能是最具代表性的濒危鱼类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